张诚开始下令抄家,对参与制定这份投献之家名册上的六百家乡贤缙绅、势要豪右进行全面的抄家,彻彻底底的清算。
通过调查,张诚已经非常清楚,为何以林烃为代表的贱儒们,为何如此疯狂了。
林烃记录了一件事儿,去年的时候,他去北衙回京述职,参加了一次聚谈,这场聚谈的标题是十分骇人的,讨论:每年给大明百姓发十二贯大明宝钞如何?
北衙的聚谈,是十分宽容的,只要基于事实的讨论,就不会有什么问题。
大明皇帝、宁远侯也参加了这次的聚谈。
这个议题是不现实的空中楼阁,至少现阶段真的无法实现,大家也都是发表不同的观点进行讨论,讨论未来的大明该何去何从,在这些聚谈的未来里,已然没有旧地主们。
大明皇帝要这么发,一年要搞1.16万吨的黄金,才能发这么多的宝钞,这实在是太多了。
在这个聚谈之上,有几个学子,在陈述了自己的意见后离场,来表达自己的不赞同,而这些学子,每一个人都引用了大明皇帝注解的矛盾说。
无论什么流派的聚谈,都没有旧地主,每名学子,张口闭口都是陛下亲注的矛盾说,这就是让林烃如此惊恐的原因了。
北衙学子,哪怕就是国子监的学子,读的矛盾说也是全本,内容、批注都没有经过修改的陛下亲注本,这就是让林烃最害怕的事情。
一些个地方豪强,的确有些手段,阻断知识的传播,通过删改,通过禁售,但矛盾说还是在快速向外散溢。
最重要的是,每三年一次,六千名举人入京参加会试,皇帝为了不让举人们空跑,每个人发了一身衣服,还给新的书箱,书箱里放着书,陛下亲注正本的诸多书籍。
知识,在举人的大规模迁徙中,向着大明的角落传播着,这是贱儒们无论如何都无法阻拦。
如果说阶级论的倾向,让出身富贵的学子无法接受;
那没有任何倾向的矛盾说,正在获得了普遍的认同。
“咱家也不知道,为何这帮人会这么畏惧矛盾说?”张诚非常难以理解,不就是一本书吗?
这书还是陛下十岁的时候,张居正为了应对皇帝的询问仓促之间写出来的,里面主要是一些问答,这么多年,朝廷刊行本,也没改过。
这都十几年前,老掉牙的东西了,也不知道有什么好怕的。
“大珰觉得,矛盾说是不稀奇的,对吧。”骆秉良思考了下,反问了张诚一句。
张诚想了想点头说道:“那自然了,咱家也曾有幸陪陛下读过两年书,陛下读书十分认真,咱家觉得这书,没什么好稀奇的,甚至有些平常,陛下十岁的时候就已经读懂了。”
骆秉良十分确定的说道:“这就是问题了,知识是有毒的,学过以后就会认为理所当然、本该如此的,一如现在大珰觉得矛盾说没有什么稀奇的,因为大珰学以致用,学了用了还在实践中修补自己的认知。”
“这就是林烃这些人最惊惧的,他们甚至制造风力舆论,不让大明学子读史书,他们在失去他们赖以生存了数百年的东西,对经典解释的权力。”
失去了释经权,对于这些家族而言,就等于失去了对权力获取途径的垄断能力,这是关乎到了生死存亡,乃至于家族延续的大事。
张诚认真思考,张诚放弃了思考。
他就是个普通的水师提督内臣、松江市舶司提举太监,这么重大的问题,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他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抄家上。
张诚看着骆秉良和徐维志说道:“算了,先抓人吧。”
第一户就是闽县林氏,他们已经举家搬到了南京城内,对于老家,也就是祭祖的时候,才会回去一次,而闽县林氏的家宅,就在秦淮河畔、文德桥的南岸,这里在历史上也是赫赫有名,魏晋南北朝时候的乌衣巷。
自从迁都北衙后,南京城里被这些妖魔鬼怪给霸占了,和灵山很近的狮驼岭,有些相像。
文德桥,是万历年间,为了聚拢文气在朱雀桥上翻建桥梁,与这条桥相对的是另外一个桥,名叫武定桥,相传,太祖高皇帝朱元璋就是在武定桥送别了北伐的徐达,在徐达接连获胜的情况下,朱元璋建极登基,建立了大明。
文德桥、武定桥之间,就是大明的富人区,大明人把居住在这片区域的人叫做:丹阳富贵。
因为这片地方,在魏晋南北朝的时候,叫做丹阳郡城,乃是世家大族居住的地方。
在秦淮河畔是边淮列肆,就是专门为了服务这些丹阳富贵人家的店铺,这一条街和上海那条闻名遐迩的落霞富贵街一样的天下闻名。
而今天,往日里热闹无比的边淮列肆,安静的连鸡叫都听的一清二楚。
松江府来了大珰,把国子监、贡院、府学一体封闭,南京所有城门关闭,坊街、坊门封闭,街上全都是五城兵马司的校尉拉起来的大栅栏,阻拦任何人的通行。
边淮列肆的人家,连一楼都不敢待,生怕血溅到自己身上,他们站在了二楼、三楼的位置,小心的将窗户打开了一个缝隙,看着空空如也的街道。
很快,让人心提到嗓子眼上的事儿终于发生了!
一队队队列整齐的军兵,出现在了边淮列肆,而后挨家挨户的敲门,有的检查之后无事发生,有的则是检查之后,哀嚎声传来,经过了整整七天的调查,初步确定了一批主要的案犯。
这些案犯,当然不肯束手就擒,有的殊死抵抗,军兵的火铳会对天放一下,如果还有抵抗,那军兵的火铳会放平;有的则是看到大难临头,想要逃跑,却被缇骑给摁在了街上;有些人则是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