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朝阳门可是京师货物集散的要害之地,搞个盛大的出巡礼,所有人都得为皇帝出巡影响生活。
“戚帅,你看下。”朱翊钧收到王希元奏疏后,就将戚继光和张居正叫到了行苑的书房里。
朱翊钧有些感慨的说道:“果然不出戚帅所料,这里面大多数都在嘉靖倭患里,充当了极其不光彩的角色,浙抚朱纨剿灭了双屿私市后,逼迫朱纨自杀的人里面就有他们。”
“因为在这些势要豪右眼里,海贸的厚利,就是他们的自留地,是朝廷无论如何都不能染指的。”
朱纨居然敢拦这些人的财路,他不死谁死?真的要朱纨把双屿私市变成了市舶司,那海贸的厚利,岂不是被朝廷给篡夺了?
要从表象看到矛盾,看清楚了矛盾,这嘉靖倭乱,究竟怎么回事儿,不言而喻。
无论掌握了风力舆论的士大夫如何掩饰,也改变不了矛盾的本质。
朝廷穷的叮当响,朱纨到浙江就剿灭私市海寇,那接下来是不是要开海?朱纨死后,倭患开始泛滥,而后很快失控,朝廷最终平定了倭患,建立了月港市舶司,算是把手伸了进去。
“简直是岂有此理!”戚继光看完了奏疏,猛的将奏疏拍在了桌上,这一拍势大力沉,声音极大,连赵梦佑都吓了一跳。
戚继光站起来,极其愤怒的说道:“他们怎么敢?!谁给他们的胆子,什么叫皇帝识趣,未设官船官贸于南洋?识趣?!好大的狗胆!”
“戚帅坐坐坐,稍安勿躁。”朱翊钧则示意戚继光不要如此的愤怒,气大伤身。
戚继光生气的原因,是让朱翊钧有些意外的,戚继光对这帮贼人通倭是有预期的,毕竟在战场上还要防备这帮家伙点了火药库,戚继光是生气这帮逆党的反贼言论。
皇帝已经把倭国、南洋、大明这个贸易的利润,全部让渡给了民间,而更难的环球贸易,则由朝廷完成,环球贸易的确厚利,可是太危险了,远不如近海贸易的稳定性。
大明关税也就13%,这个税率之低,连泰西商船到港都要感慨一句,大明皇帝是真的宽仁,毕竟这年头,关税动辄三成五成才是常态。
朱翊钧肯让渡利益,是为了鼓励工商业,大明钱荒贫银贫铜是现实,工商业围绕海贸发展,是现状。
但在这些江南士绅官僚的眼里,是皇帝识趣。
让戚继光难以接受的第一句话是:皇帝识趣;
更加戚继光无法接受的第二句话是:怎么让他抓到了一点机会就翻身了呢?
这第二句话,才是让戚继光最破防的地方,在审讯过程中,类似的话不仅仅出现了一次。
有的时候,这个他指的是皇帝,大明皇帝趁着张居正背叛了士绅官僚阶级,立刻抓住了机会翻身成为了威权皇帝;
有的时候,这个他指的是将军,大明将军趁着虏变倭患,居然打破了一百七十多年兴文匽武,戚继光居然成了奉国公还能入文华殿议事;
有的时候,这个他指的是军兵,大明军兵长期欠饷,腹地军屯卫所流失严重,边方的军兵也不过是苟延残喘,现在不仅有了饷银,还有了忠烈祠、讲武学堂、惠民药局、东征记和英豪录、太子扶柩等等待遇。
有的时候,这个他指的是穷民苦力,佃户、流民、氓隶、力役,这是大明人数最多,占据了超过八成的万民,在风力舆论需要的时候,穷民苦力是人,在不需要的时候,从未有人在意过的穷民苦力,这些穷民苦力居然也能上桌吃饭了?
有的时候,这个他指的是贱籍,奴仆、疍户、丐户、娼妓,居然摇身一变,成了良人,而这些审讯的口供充斥着愤怒,被捕的622家,即便是被抓了依旧表达着自己的愤怒,他们在努力的让贱人一辈子都是贱人。
戚继光非常反感这两句话,第一句话,是这些反贼们的立场,正如陛下所言,他们觉得自己才是这片土地的主宰;
而第二句话,则是反贼之所以是反贼的原因,占据了多数的穷民苦力翻身了,其实就是大明翻身了,这是万历维新成功的奥秘,可是他们对这种翻身,非常不高兴。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