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无叶文学网>书库>其他小说>影视编辑器> 第十一章 白茫茫大地一片真干净

第十一章 白茫茫大地一片真干净


  皇家对曹家这么照顾,所以作者借书里探春的话来点题,自己家族之所以扶不起来,因为堡垒都是从内部攻破的。

  小主,

  红楼世界的贾家被抄,被严惩的只有贾赦、贾蓉、贾琏和王熙凤等首犯。

  脂砚斋在七十六回批语暗示贾赦结局是死了,死因就与抄家有关,邢夫人姓邢主极刑。

  贾政被贾赦牵连,王夫人姓王(亡)主流放,贾琏等有职务的也都差不多。

  贾家一抄家泥沙俱下,曾经锦衣玉食的王公贵子比普通人还不如。

  《好了歌》中说:“昨怜破袄寒”,表明贾府经历了窘困潦倒的抄家后生活。

  贾宝玉更是一度沦为了乞丐沿街乞讨。

  红楼梦的写作结构是以小见大,作者把怡红院微缩成了一个小型贾府。

  所以怡红院里,有像黛玉的晴雯和像宝钗的袭人,有大量小厮丫鬟拌嘴打架生事,和贾府如出一辙。

  因此,抄检大观园,就成了贾府被抄的一次预演。

  那么怡红院被抄了后是什么情况?

  所有人都死了吗?

  并没有,被撵出去的只有晴雯、芳官和四儿,相应的贾府抄家时只抓了几个人。

  贾宝玉,袭人,麝月,秋纹碧痕等,都还好好的。

  抄检大观园作为贾府被抄家的一次预演,原因就是贾府缺钱了,下人又多又不老实,现在正好有个查赌革人的理由,干脆以此为借口,搜罗些证据,拿错撵人,顺便能省笔开支。

  贾府被抄的原因,有可能是在甄家被牵扯到某事时,有人趁机告了贾府一状导致被抄家,抄完后,又因为某些原因,朝廷一定程度上放过了贾府。

  抄家后众人的结局,书里总体的意思是:“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当然没几个好的。

  但虽然早逝的早逝,守寡的守寡,但也没有什么入教坊司、流放宁古塔或者满门抄斩这类最惨的结果出现。

  贾府自红楼开篇,已经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的局面,江河日下,只在兴建大观园时,有最后的回光返照。

  而贾府败落的根源不在于抄家,是维持表面风光的奢靡花销,是子孙不肖家族后继无人,是内部管理混乱贪污腐败淫乱勾结。

  当然,如果你认为的“惨”,就一定是满门抄斩、株连九族的话,贾府的下场完全够不上很惨。

  事实上直接涉及犯罪的,宁府不算,荣府只有赦政兄弟和王熙凤,贾琏是受妻子连累。

  《红楼梦》写的是盛世明君,不可能株连无辜。

  赦、政、琏、凤获罪之后,如果贾府有出色的子弟,承担起家族责任,还是能够延续繁荣的。

  只是经济崩溃之下,“运筹谋画者无一”,家族失去了凝聚力,只能四分五散“子孙流散”了。

  总的来说,抄家不过是贾府败落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没有抄家,贾府也会败落,只是慢一点;有了抄家,贾府也未必没有重新振兴的机会,如果有优秀人才的话。

  “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否极泰来,荣辱自古都周而复始,这是亘古不变的规律。

  但仅仅一个贫困,对这些只知道“安富尊荣”的公子哥来说,已经是非常惨了。

  雷霆雨露,皆是天恩。

  在封建王朝里,在皇帝面前,没有什么百年望族。

  帝王可以一夜之间,让你成为望族,也可以转眼之间,就让你一无所有。

  落难的凤凰不如鸡,就说的他们。

  其实世间万事万物的情理本就相通的,而贾府的悲剧,其实埋在更早的各种细节里:比如说贾府的贪污腐败成风,上梁不正下梁歪;又比如王熙凤的弄权放高利贷害人等,大厦将倾,必毁于内部。

  至于宝玉,大家可能觉得,他也算是受过高等教育,一个会诗词绘画有才华的帅哥,怎么会过不好呢?他难道不能凭借自己的才艺,比如书法绘画什么的,出来谋生养活自己吗?

  但你看作者曹雪芹自己晚年的生活,就是靠卖字画和朋友接济度日。

  从小优越生活过惯了,实在不会精打细算过老百姓的小日子,只够过贫困生活。

  曹雪芹幼子就因无钱治病夭亡,自己也在贫病交加中死去。

  宝玉连个秀才都不是,诗词作画,他也就会写个淫词艳曲,他想怎么温饱?

  天天给人写诗画画?

  可是宝玉是那块料吗?

  要他一夜之间从锦衣玉食到啃馒头卖字作画,估计他宁可去死也写不出来。

  更何况古代人,仅靠诗词绘画能活下来的人并没几个,李白、杜甫、柳永、唐伯虎这些人的水平,不知道比宝玉高出多少倍了,他们都没办法完全以此为生。

  被抄家后,宝玉等人不得不出来承担责任,比起生活水平的下降,更难承受的是巨大的精神折磨,等他扛不住的时候,就只能出家逃避了。

  贾家之前富贵无比,必然遭人妒忌。

  后来被抄打落凡间,这些人只会踩上一脚,被凤姐高利贷害得家破人亡的,他们岂有不报复的。

  相比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