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在一旁静静观察,对孙子的蜕变深感欣慰。
他知道,这一切对于一个孩子而言未免过于残酷,但这却是走向王者之路的必修课。
朱政展现的非凡才智与勇猛令他感到骄傲。
可仅有智慧不过是张良、刘伯温般的谋臣;仅有骁勇亦不过如项羽、冉闵之流;即使二者兼具的人,历史中亦不少见,但仍不足以成为真正的帝王之人。
纵观华夏历史,只有拥有坚毅无双的心性,以及果敢决策魄力的人,方能达到千古一帝的高度。
只有具备这样的魅力,才有人心甘情愿相随,才能担当人主重任。
因此,老朱深知这条路还很漫长,下定决心趁自己还有时日,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倾力帮助朱政成长。
让他在继承太子之后,能够继续肩负明王朝兴亡大任。
老朱不仅希望他做一个合格的继任者,更期待他超越自己,乃至凌驾历代所有贤君之上。
这种期盼既是开国皇帝对于接班人的厚望,也是一位祖父对自己孙子深切关怀的表现。
此刻的老朱意识到,某些事情不能再拖沓了,尤其与太子相关之事必须尽快提上议程……想着,老朱眯起眼睛陷入了沉思。
时光匆匆流逝,容不得犹豫等待。
时光荏苒,转瞬两年光阴悄然流逝。
今日晴空万里,气候宜人,杨柳随风摇曳,堪称佳日。
应天府郊外一片宁静祥和。
朱政正向即将告别大明、扬帆海外的郑和及其随行人员细细叮嘱离别之事。
过去这两年,他不仅在朱元璋身边研习史籍,开阔眼界,更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锦衣卫外事侦缉司的工作之中。
期间,他幸运地收获了两次特殊的奖励,其中一次竟是得了一本《高级情报学培训手册》,还有几位忠心耿耿、专业精良的精英教官。
受朱元璋嘱托,锦衣卫外事侦缉司由朱政全权主持。
朱政未有迟疑,随即着手对外事侦缉司进行大规模改革。
他重新遴选包括宋忠等人在内的优秀成员,组建了一支高水平的专业团队,并安排郑和加入其中。
此后,他带领这支部队展开了全面的情报学训练,内容涵盖各国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情报的收集与传递技巧等等。
历经两年精心培养,这支队伍渐入佳境,已能胜任各类重要任务。
看到这样的成果,朱政颇为满意,当即决定派遣郑和等人出征,为其手中的那份【世界地图】提供进一步的详实数据支持。
朱政相信,丰收的果实已然不远矣。
思及此节,他唇边浮现出一丝淡淡的笑意。
回过神来,他语气温和却字字恳切地向低头静立、姿态谦恭的郑和说道:
“前路漫漫,需横渡沧海。
前景难测,旅途艰辛堪以年计。
一路上多加谨慎,以自身的安全为重。
不必过于强求,我在此静候你的喜讯。”
郑和闻言感激之情溢于言表,郑重应道:“是,请主子放心,奴婢定不负主子所望,必定详细探查海外情形,如实回禀。”
朱政满意点头后微微眯起双眼,低声嘱咐道:
“记住,这次出海,虽琉球、高丽诸国亦在考察范围之内,但重中之重乃是倭国。
务必摸清通往倭国的安全航线路线及周边地理形势。
另据海外番人传言,倭国西岸似有一座石见银山,藏矿甚丰。
届时你可细致勘察一番,核实是否确实存在。”
原来,此行分两批出发。
一批公开作为明朝使者北上出海,旨在访问沿途各国互通商贸,促进文化交流,而暗地里也在全力搜集各方情报。
对于朱政而言,此次行动的核心目标无疑是深入探知倭国的各项情况。
郑和对朱政之言毫不怠慢,连忙恭敬答复道:“请主子放心,属下铭记在心!”
至于主子是如何知晓倭国有什么银山之事,他并未深究。
他知道只要遵从指示便可。
朱政见他如此,微笑着点了点头,“去吧,多保重!”说完挥了挥手示意离去。
郑和领命转身疾步退去,带人起程踏上浩大的航行征程。
由此,大明王朝历史上第一次远航探险就此开启,这注定是一次开创历史的壮举,将给大明王朝带来前所未有的巨变。
只是目前,尚无人能预见这一系列深远影响。
想到此处,朱政内心难免激荡不已。
他目光灼灼凝望着渐渐消失在视野中的郑和一行背影,久久沉默无声。
对于郑和此行,他抱持着无限期望。
对方果然没有令他失望。
在调入锦衣卫外事侦缉司受训后,迅速展现出卓越才能,堪当大任。<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