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兴七年四月二十二日,子夜。
静时亭在月光下泛着幽蓝的微光。我避开巡逻的士兵,沿着熟悉的小径接近亭子。齿轮球体在怀中持续发出稳定的脉动,像是某种生物的心跳。
\"校尉。\"
赵云从阴影中走出,一身便装,没有披甲。他的声音比平日更加沙哑——时间武器造成的衰老还未完全恢复。
\"赵将军在此等候?\"
\"奉丞相命。\"赵云简短回答,做了个\"请\"的手势,\"丞相已在亭中。\"
静时亭内,诸葛亮独自坐在石桌旁,面前摆着两盏清茶。月光透过亭顶的镂空雕花,在他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秦卿来了。\"他抬头,目光如炬,\"坐。\"
我行礼入座,取出齿轮球体放在石桌上:\"丞相召见,不知有何要务?\"
诸葛亮没有立即回答,而是轻抚球体表面。球体应手展开,变回莲花状,蓝光更盛,照亮了整个亭子。
\"七处节点已稳固?\"
\"均已安置分核。\"我点头,\"城南民宅的蓝色火焰已恢复正常。\"
\"善。\"诸葛亮轻啜一口茶,\"秦卿可有疑问?\"
疑问?我几乎要笑出声。这两天来积累的问题足以写满整张案几。我是谁?时间守望者到底是什么组织?那枚\"建兴一百年\"的核电池从何而来?相位枪为何标着\"t-722专用\"?实验室视频中那个酷似诸葛亮的男子是谁?
\"丞相...首先是关于时间守望者...\"
诸葛亮抬手制止我:\"随亮来,一切自有分晓。\"
他起身走向亭中央,在一块看似普通的地砖上以特定节奏轻踏三下。地砖无声滑开,露出向下的阶梯——这不是我之前去过的那个密室入口!
\"此乃静时亭真正核心。\"诸葛亮手持莲花灯引路,\"除亮外,卿乃首位得入者。\"
阶梯比预想的更长,螺旋向下,仿佛通往地心。空气越来越凉,带着某种金属和古籍混合的奇特气味。终于,阶梯尽头出现一扇青铜门,门上刻着繁复的星图。
诸葛亮将莲花灯嵌入门上的凹槽。门上的星图开始转动,星座重新排列成一个我从未见过的图案——像是将北斗七星与猎户座融合在了一起。
\"咔嗒\"一声,青铜门缓缓开启。
\"进来吧。\"
门后的景象让我呼吸停滞——一个圆形的巨大厅堂,直径约二十丈,穹顶高耸。最震撼的是四周墙壁:全部由青铜板拼接而成,每块板上都刻满了密密麻麻的名字和年代!
\"这是...\"
\"时间守望者名录。\"诸葛亮的声音在空旷的大厅中回荡,\"自周至今,凡三百二十八人。\"
我走近最近的青铜板,借着莲花灯的光亮辨认上面的铭文:
\"姬旦,西周成王元年入,谥号文公; 李耳,春秋景王三年入,着《道德经》; 墨翟,战国威烈王二十三年入,创墨家; 张衡,东汉永元四年入,制浑天仪; ...\"
每一个名字都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思想家、科学家或政治家!更令人震惊的是,他们的生平和成就与史书记载大相径庭——这里记录的姬旦不仅辅佐成王,还\"制历法,定星图\";李耳不仅着《道德经》,更\"创时空之说,立守望之基\"。
\"这些...都是真的?\"我声音发颤。
诸葛亮引我走向大厅中央:\"史书所载,不过表象。历代皆有感应时空异变者,暗中修弥。至汉末,亮承先贤之志,始成网络。\"
中央是一个圆形水池,直径约三丈,水面平静如镜。诸葛亮示意我看向水中——
水面没有倒映大厅穹顶,而是显示出一幅浩瀚的星图,比我在现代天文馆见过的还要精密百倍。星图中央,一个蓝色光点格外醒目。
\"此乃地球时空坐标。\"诸葛亮解释道,\"蓝点为守望者总部所在——即此处,长安静时亭地下。\"
星图缩放,显示出更多蓝点,分布在全球各地:\"此乃守望者节点,历代所建。\"
我注意到有些节点明显早于三国时期:\"这些...姬旦时代就有了?\"
\"然也。\"诸葛亮点头,\"文公姬旦乃首位系统记录时空异变者,其所立''观星台''即首个节点。\"
星图再次变化,显示出时间线状的网络,有主干有分支:\"此乃历史主流与支流。守望者之责,非强行干预,乃修剪枝蔓,防时空崩溃。\"
我盯着那些分支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