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无叶文学网>书库>武侠仙侠>青仙问道> 第252章 江宁公子,褐裘而来(第2更)

第252章 江宁公子,褐裘而来(第2更)

  第252章 江宁公子,褐裘而来(第2更)

  江宁府,义和堂。

  从徐青重生那一年开始,徐青就有意识让义和堂收养本地和外地的孤儿。

  迄今为止,已经是徐青重生以来第五个年头,再过两个多月,便满六年了。

  他重生时,青铜镜判断他寿命只有三年。后来得到一些圣德之气,加了两次寿命,每次都是一年左右。

  今年七月初七便是青铜镜判定的寿命极限,再也无法增加。

  这一年发生了两次大战。

  一是长白山大战,二是太和山之战。

  太和山之战就发生在不久之前。

  两次大战基本上奠定了往后的天下格局。

  现在是腊月初八,过了腊月,马上又是新的一年。

  眼前的孤儿,都是出自义和堂收养的第一批孤儿,他们有男有女,基本都学会了识文断字,至于再高深的学问,需要看天赋。

  不过如今的江宁府,机会很多,只要能读书识字,吃得苦,养活自己是不成问题的,男子勤奋一些,还能娶个老婆,传宗接代。

  女孩子的话,她们在义和堂都学会了针线活,又会识字,而且出身在义和堂,算得上徐氏的人,因此嫁个普通人家是没问题的。

  但今天他们都放弃了做普通人的机会。

  某种意义上,他们都是徐青的家生子,徐青没有跟他们签奴契,也事先承诺,愿意给他们自由。

  这些人是选择留下的人。

  在忠诚度上,自不待言。

  他们留下,便得帮徐青做一些比较艰难,考验意志力的事,甚至未必能得到回报。

  因为徐青要他们进入各行各业,成为自己的耳目。

  事实上,他们之中,还有一层隐形的考验,那就是能不能被徐青进入梦境。

  所以这些人散出去之后,能真正让他进入梦境的人,才是徐青真正在意的暗子。相比起受徐青恩惠的普通人,这些孤儿,更容易对徐青“念念不忘”。

  这也和冯芜时常出面,替徐青施以恩惠有关。

  徐青的时间不多,更多时候是冯芜这个主母来代替徐青和义和堂的孤儿们建立联系。

  冯芜某种意义上便是徐青安定内部的“吕后”,她的出身和手腕,都有助于她完成这份工作。

  苏怜卿更偏向于“陈平”,专门为徐青办阴私之事。阴私者,常见于史书,专指一些隐秘不可告人的事,多和政治阴谋有关。

  因此苏怜卿的生态位很接近“陈平”。

  至于徐青对外的“萧何”,自然是严山。

  徐青举起酒杯,与各个孤儿告别,

  “希望大家往后身体健康,长命百岁。”

  一场单独举办的欢送宴之后,每个参加酒宴的孤儿都进入新的人生阶段,这些人最大的不过十四五岁,小的也才十一二岁。

  当然,民间的男女成婚早,十四五岁的人,都可能当爹娘了。

  事实上,南直隶已经存在一些雇佣童工的现象。

  因为仙煤流行,一些豪绅家里,需要人清理烟囱的煤灰。成年人的体型不合适干这种工作,所以会有穷苦人家让自己的孩子来干这种活。

  徐青听闻之后,在报纸上说了此事的害处,并严禁江宁府用童工。

  但事实上,这种事很难阻止。

  煤商为了多卖煤,经常鼓吹仙煤的好处,对其弊端,一向是有意忽略。

  即使普通人知晓,为了谋生,也愿意拿自己的身体去换钱。

  总比荒年卖儿卖女,甚至易子而食强吧。

  “岁大饥,人相食”,那才叫惨。

  对于许多普通百姓而言,能通过拼命干活挣到钱,还能置办一点家当,生儿育女,传宗接代,俨然是传说中的“黄天之世”了。

  徐青也清楚,光喊口号没用,只能接受这些问题,并在不断的发展中去解决这些问题,然后新的问题也会随之出现,周而往复,历史便在曲折的发展中前进。

  另一边,大虞朝的生产力其实已经比中古好许多,但人口也多出几倍。

  人口在能利用好时是财富,利用不好,就是负担。

  所以大力发展工商业,能解决一部分问题,可如果要根治,外扩是必然的。

  弱肉强食的世界,不外扩就是内耗。

  中原文明,便是扩张出来的。

  礼法是稳定统治的需要,开疆扩土,实则一直藏在骨子里。

  大虞人从上到下的骨子里都是喜欢种田发育,然后扩张,壮大家业的。

  本朝太祖看似设计了许多不合理的制度,可如果把视角换成地主老财来看,那就十分合理了。

  这种思维是由上到下的,大量的地主存在,会导致土地兼并的问题加剧……

  徐青正试图扭转这种风气。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