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186

上的玄机后,就因为泄露天机而圆寂。

  如果有人要问太后是什么仙人,《洛神赋》听过吗,当年太后一入京师,就有了“在世洛神”的美誉。

  伏羲之女,洛水之神,所以太后入主这座建立在洛水旁边的洛城,实乃名正言顺。

  还真别说,当这种说法传扬开后,还真有人找到了可以印证“太后是洛水之神”的证据。

  因为从太后入主洛城以后,洛水就真的再也没有泛滥淤堵过了。

  以前每隔个两三年,运河都要淤堵泛滥一下,甚至造成京师内涝,可是这十几年来,再也没出现过这种情况了。

  当然,不管太后是不是洛水之神,这项政绩算在太后身上肯定是没问题的。

  因为当年抄了端王府和柳国公府后,太后狠狠发了一大笔横财。

  整整四年时间里,她给工部拨款超过两百万,让工部组织人手彻底疏通河道。

  洛城的繁荣本就有大半是建立在这条运河上的,运河疏通之后,数十万下游百姓因此受惠,船只通行愈发便利,这更促进了洛城的繁荣。

  ……

  上有所好,下有所效,无需朝廷下发任何文书,在这股势头烧起来后,不少地方官员也都自发地配合起来,甚至是开始进献祥瑞。

  天狩二十一年,太白星出现在白昼。

  正常情况下,太白星会在白天太阳升起后,就被太阳的光辉遮盖住,直到晚上才能被人看见。

  如果太白星能在白天被人看见,那就说明“阴盛阳衰”。

  所以太白昼见这种特殊星象,也向来被视作是“君王失势,女主临朝”的象征。

  钦天监监正观测到这一特殊天象后,将其解读成短短八个字。

  ——太白昼见,女主当国。

  此话一出,满朝侧目,就连丁景焕都忍不住多瞅了钦天监监正两眼。以前怎么没发现钦天监监正这么内秀呢。

  他们这些太后党的人都没有开始喊出“女主当国”这个口号,就先被钦天监监正给抢了先手。

  不过钦天监监正珠玉在前,其他人也不甘示弱。

  天狩二十二年,太后的千秋宴,在大庭广众之下,五只白孔雀飞落寿宁宫。

  白色动物在世人传言中一向是祥瑞,而孔雀这种动物也常被比作凤凰在人间的化身。

  因此就在白孔雀落到寿宁宫上方,当场有人高声喊道:“凤凰集于寿宁宫,有凤来仪,此乃有凤来仪。”

  “日月合璧,九鼎归凤,这岂非应了那句天命谶言?”

  随着这两道声音落下,原本还算安静的现场,顿时变得嘈杂热烈起来,即使那五只白孔雀不知何时又飞走了,也阻挡不了众人殷切的目光。

  临朝听政二十二年,太后早有天子之实,如今一步步造势,渲染天命所归,为的自然是那天子之名。

  千秋宴结束后次日,有朝臣上书,请太后立霍氏七庙。

  依照周礼,只有天子宗庙才能立七庙。

  霍太后并未采纳这个提议,却也没有惩治这名官员,而是将这本奏折按下不表。

  这种不闻不问、不动声色的姿态,给了朝臣以极大的鼓舞,陆续又有人上书。

  更有甚者,直接在奏表中,请太后为天下万民计,登基称帝。

  霍太后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将这本奏表摔在地上:“此负祖宗事。”

  百官进劝,霍太后不为所动。

  不过在大朝会结束后,霍太后寻来无锋,询问他有关大穆的情况。

  无锋也干脆:“萧国英要死了。”

  霍太后眸光一凝,唇角挑起:“那就好,看来我朝光复燕云十六州的时机,终于要到了。”

  ***

  到了霍翎这一步,手中掌握的实际权力,与实权皇帝已经毫无区别。

  周围没有了能够威胁她权力的存在,霍翎已经不需要着急了,一点点扫清登基路上的障碍,一点点奠定通往九五之位的基石,让她的登基变得更名正言顺,顺应人心,才是她眼下最需要做的事情。

  所以,那些民间传说也好,天象祥瑞也罢,都只是锦上添花。

  对霍翎来说,她最看重的,一直都是燕云十六州。

  光复燕云十六州,这是连太|祖皇帝都没有完成的不世伟业。

  如果说在霍翎手里,不仅完成了对羌戎的吞并,还完成了对燕云十六州的光复,同时集齐开疆扩土和收复失地两项成就,她的登基之路势必再无半分阻碍。

  丁景焕自然是最清楚霍翎打算的人,可是,他在思虑良久之后,还是忍不住进了一趟皇宫面见霍翎。

  “圣人,我们不如先登基,再筹备光复燕云十六州的事情吧。”

  霍翎凝望着丁景焕,仿佛一眼就看透了他心中所想。

  “你是在担心,此战若有不顺,无法成功光复燕云,会有损我的威望,进而影响我的称帝之举?”

  丁景焕苦笑,还真是瞒不过圣人:“圣人说得是,这确实是臣心中所忧虑的。要是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臣一定不会说什么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