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无叶文学网>书库>历史军事>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第136章 朝廷不是打打杀杀

第136章 朝廷不是打打杀杀

/>   妙啊!

  这样一来,刘备就是“一心只想杀贼报国”的形象,从头到尾都没想过“如果乌苏死了后我不退兵,朝廷会不会猜忌我”的问题,真正是“心神无二,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

  是诸葛珪提醒臧霸、如何才能把刘备逼到“不退兵朝廷就会猜忌他”的境地,臧霸才想明白的。

  刘备淳朴,诸葛珪聪明,臧霸小人。三方人设各得其所。

  这个傻,刘备和李素值得装,装得大智若愚!

  一阴解三结。

  诸葛珪思前想后,最后报之以目瞪狗呆:连这一层,李素都提前想到了么?

  “李校尉之谋,真乃……吾无忧矣。还请李校尉在我死后,收瑾儿当个文书帮办,允许亮儿拜您为师,珪死而无憾矣。珪这便上遗表,详述泰山破贼之功内幕,定然叫各得其所。”

  说着,诸葛珪居然精力都回光返照了一些,拿起笔来草草如飞,把他如何设计臧霸、有离间叛贼之功、而刘备李素又如何在正面战场运筹帷幄、在双方各自没有通气的情况下,靠着天然的灵犀配合击破贼军……大略写了一遍。

  李素在旁安慰:“两位公子,我会视之如弟,为师还是勉强了些。这样吧,素读书只观其大略,对于经义细微之处,并不考究。我看子瑜贤弟文章经学倒也工整,就留他在身边做西席。

  恰好辽东糜子仲,也将其子糜威托付于我教导,我也无暇授课,唯恐误人子弟。那糜威与诸葛亮年纪仿佛,就都跟着子瑜贤弟学日常文章经义、诸子百家。等先学上三年,这些学完了,要学以致用时,我再亲自指点。”

  诸葛瑾诸葛亮,在父亲死后守孝也得守三年。

  李素也怕过多干预诸葛亮的成长会让诸葛亮跑偏,所以最稳的办法就让他和糜威一起跟着大哥学基本功。读三年书再谈别的。

  诸葛珪眼神中闪过最后一丝高光,灵台空明地一笑:“辽东麋子仲派子请李校尉教导?怕也是质子吧。呵呵,李校尉倒是爽快人,知道我快死了,连这些话都不避着我。

  好,有这话我就放心了,李校尉,劳烦您请我那些不肖子女进来吧,我最后交代他们几句。”

  李素这才把那些不能听少儿不宜谈话内容的少年少女带回来。

  诸葛珪也很仗义,不该在孩子面前说的秘密一句都没提,只说:“子瑜!李校尉肯给你俸禄,聘为西席。往后三年,你就教导弟妹们,以及糜竺的公子糜威一起读书。三年之后,能否出仕,就看你自己是否长进了。”

  说完,诸葛珪一一摸了孩子头发,欣慰断气了。

  稍微再提几句,这一章呢,说理肯定是有点偏多的。但我也写到了4600多字,还送了大家几百字,算是不水了。

  之所以要说这些,是因为最近到青州讨讨贼、抢了些人口人才兵源,之前有很多书友又开始乱猜什么“青州开局”。

  你打下来青州,朝廷是不可能封给你青州的,这是恶例,不然天下就是皇甫嵩朱儁的了。

  这个问题,就又说到我为什么从都市转回历史,第一本要写三国了。

  我最初的动机是这样的:我知道三国有很多我无法超越的优异争霸文,也有很多我无法超越的优异汉末官场文。

  但是,我在起点看了这么多年书,没见过有哪一本可以做到把“190年以前是官场逻辑的官场文”和“190年以后是争霸逻辑的争霸文”这个转折、衔接写到有血有肉、逻辑计谋都非常自洽的书。

  所以我决定亲自动笔写一本,填补上这个前人的历史空白。

  我就是要写190年以前官场潜规则、讨好上司花钱买官兼顾立功。190年后彻底争霸、同时也充分体现出汉帝作用的三国文。

  请大家有耐心,根据我的这个思路立意去走,不要太纠结于根据地。

  不是我不想给刘备某个根据地,而是他要像皇甫嵩一样忠心到底。

  本章完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