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坚定的支持者

  第171章 坚定的支持者

  科布多的宣传策略在前线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在热点新闻的刺激以及前线军官们刻意的引导下,手榴弹教程短时间内获得普及,它一时间成为前线炙手可热的装备。

  据说从前线轮换下来的士兵都必须成功朝敌人战壕甩上几枚手榴弹,否则都不好意思说自己上过前线。

  《功勋报》在民间的推广也相当成功。

  这主要是因为它是唯一一款来自军方精准报道的报纸……其它所有报纸对战役都是根据已有信息展开合理联想进行猜测,最后再拼凑在一起。

  只有《功勋报》,它是参战指挥官夏尔的亲口讲述,加利埃尼也上镜了,他算是助阵。另外还配上参战官兵的采访,还有照片和心得。

  接着不只是拉福克斯战役,还伊普尔战役、安特卫普战役以及马恩河战役,都由《功勋报》一一出台。

  这就像学生们因为一个问题久争不下出现各种奇思妙想,最后老师给出了一个标准答案,所有人全都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

  人们甚至还会拿着《功勋报》与往常各报纸的报道对比,嘲笑它们的荒谬和无知。

  这使投往民间的十万份报纸简直就是老鼠尾巴掉进米缸里,它们一上市就被抢购一空,售价10生丁却在黑市上被炒到了25苏,许多人甚至把这份首发的军报当作一款藏品收藏。

  科布多马上就将民间发行量扩大到了三十万份,隔日又增加到了五十万份,前线则由二十万份增加到三十万份。

  这几乎已经到达购买的50台印刷机的极限,它们全部投入印刷也需要两小时左右才能印完。

  吓得科布多又从各种渠道紧急增购了50台印刷机。

  科布多在指挥部里一边忙着一边兴奋的叫着:“简直疯了,这太疯狂了,刚发行就卖了八十万份依旧供不应求,《小日报》用了几十年才只达到百万销量,我们现在都快要把它打败了!”

  (注:《小日报》于1863年2月份创办,至今五十余年)

  其实打败《小日报》轻而易举,只需要增加军方供给就行了,虽然这不赚钱还赔钱。

  但夏尔没有选择这么做,他觉得只是增加纸面数据没有太大意义。

  加利埃尼的看报习惯很自然的从《小日报》转为了《功勋报》,这不只是因为它是军方自己的报纸,更因为它专业。

  同时夏尔也不用担心《功勋报》挤占了《小日报》的销量引起斯蒂德不满。

  《功勋报》是军报,有什么怨言,你有胆冲着军方发火去!

  ……

  斯蒂德对此只是一笑了之完全没放在心上。

  当时他正在规划着扩大手榴弹的生产规模。

  “扩大一倍?”负责手榴弹生产的项目经理问。

  “不,至少要扩大两倍!”斯蒂德语气没有丝毫犹豫:“每天生产六万枚,这还是保守估计!”

  “是,先生!”项目经理一脸震惊的应下了。

  斯蒂德嘴角挂着笑意,他们以为每天六万枚已经是个很惊人的数字了,但前线有上百万人,平均16人投一枚手榴弹,一天就能把这六万枚手榴弹投完。

  一旦有战事,手榴弹就会疯狂的投向敌人,每人投几枚、十几枚,甚至几十枚都有可能。

  因此,每天六万枚的生产规模已经相当保守,看情况还要继续扩大。

  这时管家卢卡斯上前报告:“先生,刚才邦尼特打电话来,他说军方发行了《功勋报》,这导致《小日报》销量严重下滑,一天就损失了十余万客户!”

  斯蒂德没把这事放在心上,他只是随便回了句:“知道了,邦尼特应该思考一下自身的问题!”

  斯蒂德很清楚《小日报》的问题在哪,它使用卡通画而不是照片,这虽然有缩小成本快速发行的优点,但弱点也同样明显:卡通画是依靠想像画出来的,与实物有很大的差距。

  如果其它报纸很难第一时间获得实物信息,或者需要高成本、高代价才能获得,《小日报》的确可以占据抢先和廉价的优势。

  但如果……

  对手是《功勋报》这种有官方背景的军报,它的记者能轻易获得外界无法获知的信息甚至实物照片,《小日报》的优势就荡然无存甚至变成弱势,《功勋报》将对它形成碾压式打击。

  “先生!”卢卡斯又凑近了些,压低声音说:“邦尼特认为,这很可能是夏尔联合军方……”

  斯蒂德“嗯”了一声打断了卢卡斯的话,他眉头微皱语带着不满:“交待邦尼特,不要胡思乱想,明白吗?”

  “明白!”卢卡斯应声。

  他转身要去传话,却又被斯蒂德叫住了。

  斯蒂德一脸慎重的盯着卢卡斯:“告诉邦尼特,只有军方,没有夏尔!”

  斯蒂德手指重重的在桌面点了点,又强调一声:“没有夏尔!让他管住自己的嘴!”

  “是,先生!”

  斯蒂德其实知道夏尔有参与其中,也知道夏尔在建立自己的势力和话语权,他不傻。

  但比起手榴弹以及将来有可能的巨大利益,《小日报》又能算什么?

  即便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