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无叶文学网>书库>都市青春>华娱:从忽悠山西首富开始> 255.第252章 现实主义题材

255.第252章 现实主义题材

什么呢,把屋里弄的和蓬莱仙境似得~”

  “思考~”

  “思考什么?”

  “人生。”

  “不装逼你会死吗?”

  “哈哈,会~”

  陈曦挥舞手臂,等烟雾散的都差不多了,才凑过来。

  “你在写什么?剧本?”

  “嗯,几个现实主义题材的。”

  “现实主义?”

  陈曦表现的很惊讶,“你不是一直看不上现实主义题材吗?”

  张辰大惊:“谁说的,谁造的谣?”

  他很想将造谣者拉出来戳死。

  “不是吗?”

  “当然不是。”

  上辈子穿越前张辰已经40多了,看电影这个事情,35岁前和35岁后观影习惯有明显的区别。

  35岁前,张辰喜欢的东西和所有的年轻人一样,看电影喜欢看大片,视觉炫酷的,香车美女,爆炸枪战,总之是能刺激肾上腺素分泌的那种。

  35岁后,对这类型的电影逐渐无爱,反而喜欢上了现实主义题材。

  比如《我不是药神》《二十一条》《保你平安》这种。

  看完之后能找到共鸣,或者对生活有所感悟的那种。

  对漫威这种视觉盛宴类的片子不再感兴趣。

  很奇怪,但就是这样。

  昨晚看了那则帖子对他还是挺有触动的,所以奋笔疾书,将记忆里几个好写的现实主义题材的本子逐一写了出来。

  “《落叶归根》?”陈曦凑过来:“这是一个什么故事?”

  张辰将只抽了半支的烟按熄在烟缸里,“农民工死亡,他的同乡工友带着他的尸体千里还乡的故事……”

  “啊?”陈曦惊讶的张大了嘴。

  张辰将她的小嘴闭合:“别惊讶,这是根据今年年初《南方都市报》报道的一则新闻改编的。”

  张辰甚至还拿出了那张报纸——

  同伴左某客死他乡,为了让死者尸骨还乡,湖南人李绍为等4位老乡先后将死者假扮成醉鬼、病人,欲将死者从福建运回湖南老家,转运广州途中被警察发现后制止。

  随后,死者左某的尸体被送往广州殡仪馆,其家属也陆续赶到。

  《南方都市报》以及一些其他媒体对该事件还进行了一系列后续报道,涉及李绍为遭死者家属责难、李和左老家情况、左某后续丧事处理等,在当时引起很大关注。

  原始空,导演张扬就是看到了这则新闻,然后编写了《落叶归根》的剧本,请了赵本山出演。

  剧本最开始叫《落叶》,后来听从赵本山的建议改为《落叶归根》。

  张扬将电影里的四位工友合为一人,并填充了一些剧情做成了公路轻喜剧。

  想法其实很好,不过最后影片的票房不太好,没有收回成本。

  但这和电影质量没关系,主要是宣传不到位,另外选择的档期也不好。

  他选在了贺岁档。

  可能是觉得贺岁档观影人次多。

  但没考虑宣传的问题。

  贺岁档都是大片,和他同期的是《黄金甲》,以张卫平的尿性,肯定要占据了大部分版面的,那还能有多少资源留给《落叶归根》。

  电影的确是部好电影,赵本山的演绎也非常精彩,看了让人久久不忘。

  可惜了。

  这影片根本就没有多少关注度,票房当然好不了。

  票房不好,院线就会降排片,那票房就更好不了了。

  不是每一部片子都能靠口碑起来的。

  另外说下,本山大叔的演技其实非常不错的,《刘老根》就是最好的证明。

  论演技,他比范伟要好。

  其实国内很多人的演技都被严重低估了,尤其是喜剧演员,因为人们总是不自觉的把电影角色当做是他们喜剧角色的延伸。

  当然,郭德纲除外,他是真不会演。

  德云社那帮人在影视方面发展最好的是大公子,那是因为他饰演的角色很多和他本身性格就很相似,相当于本色演出。

  张辰考虑过,这片子如果由他们星辰娱乐来做,再找个五一或者十一档,弄个两三千万票房应该没问题。

  再高就不太可能了,毕竟是现实主义题材。

  现实主义题材因为要尊重事实,戏剧冲突一般不会很强烈,想要打动观众唯一的办法就是引起共鸣。

  但《落叶归根》的故事最多只能让人感动,有一些感触,想要引起共鸣还很难,这就限制了票房天花板。

  后世的《我不是药神》为什么能拿到31亿的票房,那是因为生病治不起这事在我们身边太多了。

 &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