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到数万人的港人大迁移,完全是英国人来操作,犹如把自己的裤子脱了,卵蛋拿给别人捏着。
这档节目的收视率开始进入到持续的上升曲线,原先是每六个人有一个人看节目,而现在是三四个人就有一个人看节目。
在港地中文大学,电子学系学生们通过电视转播,观看了这一场两地作家的对话。
请学生来看电视的是华裔科学家高琨,他是光纤技术的发明人之一,后来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此人虽然持有英国国籍,却长期保持了和大陆的联系,对传统文化相当热爱。
八十年代初,高琨通过学生,积极的促进光纤技术向大陆邮电通信科技院转移,促进了多项技术的发展。
“你们怎么看这个余切说的事情?”高琨问学生们。
学生们大多很茫然,他们现在处于对大陆一无所知,对过去的英吉利也一无所知的状态。
有人说:“高琨(高琨让学生直接叫他名字),这个余切太瞧不上港英政府,难道真有那么糟糕吗?我们毕业了之后,能够拿到就业补贴,我还听说英国本土的撒切尔削减了英吉利的福利,然而,他们却给了港地一年比一年高的福利,这几年格外明显……是不是余切太过于偏激了,而英国人醒悟过来了,知道过去对不起我们。”
高琨摇头道:“其实,港地的福利提升,是谈判后才开始的,他们不想让大陆拿到那么多外汇,就以各种手段拿走了大部分,剩下的超额发出去,制造一个福利陷阱。”
学生说:“那不也发出来了吗?总比一点也不发好。”
高琨无奈道:“这是我们本来就创造的财富,他们一分钱都不应该得到。如果没有谈判,港地怎么会成为这个幸运儿呢?按照他们的办法,事情要拖到十年后,到时候谁来支付这一笔成本?”
“原来是这样,怪不得余切不看好港英政府来办这个拆迁。”
电视里面,余切还抛出一个重磅炸弹。
他拿出一份文件,“我还想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余切说:“这个事情发生在距今三百多年前,当时有一批华人去了南洋,历经几代人已经驻扎下来,形成自己的小社会,他们和后来到这的西班牙人互通有无,做生意,甚至成婚,结为兄弟。”
“然而,西班牙人却不这么想,他们哄骗华商从自己的住处里面出来,造谣说华商准备叛变,想方设法的驱逐和消灭华商。”
“一开始,华商是住在聚居区的,在城里边儿,在大型的商船上,本来有反抗的能力……因为被骗出去了,也放下了武器,被肆无忌惮的消灭,酿成一系列人间惨剧。”
“这样的事情,其实发生了许多起。西班牙人来过,英国人来过,日本人来过……最后你看到华人们开始报团取暖,重新用宗族血缘关系构建社会,学汉语读汉书习汉武,这当然在查先生看来很落后很原始了,像‘义和团’嘛,但起码可以让他们保住性命。”
余切站起来,也向摄像头展示自己的资料。他的资料比查良庸的厚实得多,然而这并非因为余切准备的充实,而是因为历史上这样的血泪惨案随处可见。
他随便翻到了一页,就是日本占领港地后发生的一系列惨案,再下一页,又是发生在六十年代,港英造成数十人死亡、数千人入狱。
“爱国华侨陈嘉庚被日本人盯上,全家逃难,三十几口人分两批走,结果一半以上的亲人被日本人抓获然后残暴处死!他不选择和日本人合作。”
“六十年代,东南亚多地发生冲突,教科书并不记载,警察在街上看到华人就抓,甚至二话不说直接枪毙,活下来的人大多躲在家里,他们几天几夜没有出门。”
“马六甲海峡,一座山因为明代三保太监郑和驻扎于此,得名‘三保山’,这座山逐渐成为中国境外最大的华人墓地,政府想要收回此地用作商业开发,承诺了极高的补偿,华人们却凑齐款项,把这个祖辈埋葬之地买回来,今后也葬于此,这座山改名叫‘中国山’。”
“……”
数百年的时光一瞬而过,凝结为这一本史册,它太厚,随便几行字就是许多人的一生,它也太薄,许多不为人知的事件,还没有能够记录在册。
余切言辞激烈,慷慨轩昂。
他说发生在港地的九龙城寨是无数华人结社的事情之一,而这些人的选择,也受到了过去历史的影响。
不能说他们愚钝,不愿融入文明社会,他们恰恰是太聪明,所以做了有利于自己的选择。也许港英这一次是做好事,但他们却不能赌这样的可能性。
查良庸听到这话后发愣了片刻,然后道:“我觉得这是诡辩。你总是喜欢用这些口号,你特别的有煽动力,我认为今天和过去完全不一样。”
“有什么不一样?”
“今天我也是委员之一,我也是监督者之一,我当然会时时刻刻盯着这桩拆迁,直到它办妥了为止。在政界,我也认识许多朋友,我能请他们来帮助我……《明报》依旧会关注这件事情,也发挥媒体舆论的力量。”
“如果英国人不听你的呢?”
“我是委员,怎么会不听我的?”
“港地的法官是中国人吗?”
“不是。”
“行政长官是中国人吗?”
“嗯……也不是。”
“暴力机关呢?”
“阿sir是中国人。”
“阿sir之上的阿sir呢?”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