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90

 况且这明末鼠疫的发生还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人自己导致的,而不是像如今这般突然间碰上病毒变异。

  她想了想道,“想要避免鼠疫的发生的确有办法,毕竟如今除了偶然听到有一两个人感染鼠疫很快便控制了下来,倒还真没有再听到了。”

  姜宛这话一出,天幕下几乎所有皇帝都精神一震,坐起了身。

  这后世竟然已经彻底控制了鼠疫!这可是大好事一桩啊!

  一瞬间,所有皇帝都吩咐着周围侍从们将姜宛说的话一字一句的记下来。

  姜宛清了清嗓子道,“对于传染病,现在全国已经建立了完善的基层监控系统,鼠疫和霍乱都是甲级传染病,属于最高等级。所以一经发现,城市里两小时,乡村六小时上报防疫站。然后鼠疫患者会被严格隔离起来,同时对患者周围环境进行统一消毒。跟他有过接触的人员也都分级别隔离观察,如此将疫情控制在萌芽中。”

  姜宛介绍完后,天幕下原本信心满满的皇帝们顿时沉默了。

  这些手段虽然听着跟他们如今实行的政策差不多,但细细思考下来却是大不同。

  别的不说他们怎么可能做到2小时亦或是6小时上报呢?他们能做到在一座城池被小规模感染后及时发现就很不错了!

  还有那统一消毒,控制身边接触过的人都是听着简单实际操作起来很是困难政策,官府里哪有那么多的人去管理病人呢?

  朱元璋、朱棣更是有些泄气,他们刚升起来一丝希望旋即又破灭了。

  以如今他们大明的官府能力,这实属天方夜谭!

  难道真的没办法避免明末的瘟疫了吗?

  然而就在这时天幕上的姜宛却是又笑着道,“当然诸位都应该不是身在国内,你们当地的政府应当是没有国内基层的执行力的。而且你们既然那么爱扮演古人,那我就从大明朝的角度讲讲那鼠疫的成因。”

  “其实呢明朝的鼠疫并不只是崇祯年间,而是从嘉靖朝开始便已经有苗头了。那个时候明朝与蒙古边境多有动乱,于是大量汉人逃亡草原开垦农田,草原上老鼠的生存环境被挤压,人与老鼠接触的机会大大增加。”

  “到了万历年间,更是频发旱灾,不仅是百姓需要逃荒,老鼠们也需要逃荒寻找水源,水源无可避免地被大规模污染了。而当人饥饿时,为了避免死亡,什么都会成为食物,也就包括那些带病的老鼠。”

  “于是老鼠身上的病毒传染到了人身上,然后蔓延开来。于是旱灾、蝗灾、瘟疫开始反反复复,再也无法停止,一直到明朝灭亡,清朝入关,天气转暖。”

  最后姜宛总结道,“所以呢大家也可以看出,明末这么大的瘟疫本质还是因为战乱、干旱导致百姓没了粮食,被迫与老鼠接触,甚至是吃老鼠。人数一多自然难免被传染了鼠疫。”

  “如果政府能做好灾年的粮食储备,让百姓不至于饿到去吃老鼠,同时给人们宣传如何做好个人防护,那么哪怕鼠疫哪怕零星爆发,也不至于蔓延成全国的大瘟疫。”

  明洪武,朱元璋来回踱步思考着姜宛的话。

  这段话乍听比姜宛最初的办法还难,但实际上朱元璋却敏锐地察觉到了其中的可操作性。

  姜宛这言下之意不就是只要天下太平就不会发生蔓延得这么广的瘟疫吗?而且最重要的就是要让老百姓有粮食吃,就不会去冒险吃那些老鼠了。

  朱元璋顿时想到那些高产粮食,顿时来了精神。

  他同时想到那海外的大片领土,天气转冷又怎么样?只要往南迁总有肥沃的土地!

  当然这前提是大明有足够的武力,收归那些土地。

  对了,火器!

  这些就是他大明的生机啊!原来天幕早已经给了他们!

  明永乐,朱棣与朱元璋不愧为父子,他也很快想到了这些。

  只是他很快又想到了另一点,再好的物质基础也耐不住皇帝昏庸啊!

  朱棣不由得想到曾经的建文帝,若是他没那么着急,一点点削藩,给他们这些叔叔一点活路,说不准他也就不会造反,哪里又有后来的事呢?

  而且最重要的是据姜宛东一句西一句的剧透里,他们大明之后的皇帝奇葩可谓是颇多啊。

  如果不是出了张居正这样的臣子,大明恐怕要更早就亡了!

  朱棣想到这,突然间想到了姜宛之前介绍过得君主立宪制。

  如果皇帝昏庸,那就让贤德的大臣当政,这样是不是至少天下不会乱,大明就不会亡了?

  但很快朱棣便被自己脑海中的念头吓出了一身冷汗,他怎么会有这么恐怖的想法,这不就是主动交出皇权?

  这天下是他朱家好不容易打下来的啊!

  不行!他绝不允许!

  可是哪里又有更好的办法呢?朱棣一时间陷入沉思。

  第84章 第 84 章 崇祯:朕决不能比那清末……

  明万历年间, 张居正听见那瘟疫竟然从嘉靖时代便已经有了苗头,更是被惊出了一身的冷汗。

  没想到祸患竟然已经出现了那般久,而他却是什么都不知道。

  枉他自诩聪明绝顶, 结果也是个蠢蛋!

  此时他正在内阁主持朝政, 当即开始准备那些预防工作。

  他望向北方,深深地叹了口气。北逃的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