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150



  可这场旱情还未结束。

  有些地方从去年十月到现在,从未下过雨。

  杜大人所在的浩洲更是如此,听说那边已经在布置粥棚,统计受灾百姓了。

  昌河州不少人,也都是浩洲过来,一来这里便立刻干活的,丝毫不敢停歇。

  因为纪大人又新开了几个项目,连岐州的路都给安排上。

  就是为了给大家找点事情做,赚点银钱得以安家。

  也幸好去年昌河州赚了不少银钱,否则还真周转不过来。

  可这样下去,只靠他们一个昌河州,肯定支撑不下去,就连岐州也去了不少人。

  但岐州财政状况本就靠昌河州接济,情况只会更难。

  这场旱情,已经逐渐波及大半个平临国。

  就是不知道朝廷那边怎么打算的。

  纪楚时刻掌握京城那边的动向,同时他的家乡原化州也来信。

  原化州位处中原。

  同样是这场大旱的受灾之地。

  听家里人讲,周边的小河已经干了,现在只能靠极深的井水。

  他家倒是打了一口非常深的井,现在供着全村人的吃喝。

  而隔壁的水泥作坊已经停工,制作水泥的时候需要不少水,现在肯定是不成了。

  用纪楚爹娘的话说,如今能顾住吃喝用水已经很好了。

  可村里有人想用井水浇地,这口子实在不能开,否则整个村子都要这么做,到时候连水都没得吃了。

  也是纪楚一家在村里还有些威望,就算这样,也有人偷偷过来打水浇地。

  这也是实在没办法。

  现在是顾得住吃喝,可要是不浇地,夏收秋收的时候,那就完蛋了。

  也不是谁都像纪楚家这般,因为有个高官在家,家里囤粮充足,即使几年不事生产,也不会饿肚子。

  这些信件看得纪楚心里沉重,只告诉家里人,村里如有人借粮,那便给他们,让家人不用担心。

  这种时候,纪家村的人肯定要团结起来。

  剩下的,就看朝廷怎么办了。

  此刻京城朝廷。

  从年前开始,官员们的脸色就极为难看。

  尤其是皇上的表情,从未缓和过。

  眼看平临国西北战事平了,沿海跟附近几个岛国的海战也处在上风。

  就连草原的和谈都很顺利。

  大有天下太平的征兆。

  可纵观历史,太平盛世,风调雨顺?

  那都是罕见的。

  天灾人祸才是常态。

  于是,便遇到这十年难遇的大旱。

  从年前各地不下雨,再到各地不下雨。

  如今都春耕了,还是滴雨未下。

  皇上恨不得住在祭坛上,可一点作用都没有。

  各地的水利该建在建,他也派人提前清查各地粮仓,以备不时之需。

  这种时候,不少粮仓“起火”,再有佃农们闹事。

  甚至有人讲,是皇上得位不正,才引得天灾。

  当年二王爷不就天怒人怨,所以被雷劈死了吗。

  如今的天灾降临,就因为皇上处事不公,近些年贬了太多朝廷官员所致。

  说其他的就算了。

  可讲天灾,讲被雷劈。

  当今皇上,却没什么感觉。

  但架不住说的人太多,让他也产生自我怀疑。

  难道真是他的问题。

  是他做得不对,所以才让平临国有此大灾?

  也是这种时候,他的心腹薛明成来信,同时上书驳斥这种言论。

  就连纪楚都帮他说话,细数皇上登基以来的功绩。

  还说若是皇上的错,那为何登基初期不降天灾,反而在国泰民安,粮食棉花大丰收的时候有天灾?

  可见并非皇上的过错,而是朝中有人兴风作浪。

  就算是天灾,也是这些小人的过错。

  不愧为纪楚啊。

  句句说在皇上心坎上。

  要是朕的错,就不会到今年才有天谴。

  必然是奸臣的问题。

  可纪楚接下来的话,就让皇上觉得肉痛。

  如今旱情基本已经成事实。

  既然改变不了,就要做出补救。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