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80
还抱着被子和席子。
夏国兴见了,调侃道:“你这是要把整个家都搬走了?”
虎子小声说:“可不是,四哥打算送点干货过去感谢人家,我也琢磨着送点给那运输队的大队长。”
夏国兴开玩笑道:“要是知道送向东去县里,能混到这么好的差事,我就该跟你抢了。”
虎子说:“那你不行,你没我脸皮厚。我厚着脸皮去问人家还要不要人,而且运气也好,要是明天再去,人家都不缺人了。”
“另外招我的时候,还让我扛着个百来斤的沙袋走了好几圈,见我脸不红气不喘才要的我。”
虎子这话,也算是断绝了别人来找沈靳帮忙的可能了。
夏国兴道:“那何止是脸皮比不过你,就是你这力气也没几个人能比得过你。”
虎子笑道:“这点是实话。”
夏国兴载着他,说:“咋不让我送你去县里?公社有人接吗?”
虎子:“你送我去县里,再回来天都黑了,所以回来的时候,托了运输队里的人来接一下。”
夏国兴也就没有怀疑。
*
沈靳他们虽然是临时工,但装卸工干的毕竟是重体力活,吃食上没点油水,那这大半个月下来就能把人身体掏空,所以运输队在吃食上还是大方的。
中午和晚上都是半碗米饭和两个窝窝头,菜是油渣炒土豆一个菜,两天分一个鸡蛋。
沈靳囫囵吃了晚饭,跟着大多装卸工一样,抓紧没货装卸的时间歇一会,半夜三四点还得起来去装货。
虎子来的时候,都已经是晚上七点了。
沈靳给他留的饭,泡着热水就吃了,然后也是抓紧时间补觉。
虽然这装卸工挺累的,但一想到二十天的活就能拿到三十块钱,是在生产队上工半年才能得到的钱,虎子就满满的干劲。
*
苏窈是十来天后才来的县城,和许娟一块来的。
她们都把孩子带上,到大队坐拖拉机。
生产队要干的活少了,所以基本都是那些大老爷们去干,妇女们就在家里歇着。
苏窈和许娟用一根竹棍抬着一个木桶,桶里有小半桶水,还有两尾鱼。
许娟看了眼桶里的鱼,说:“这两条鱼加起来应该有六斤重了,你和七婶也真舍得。”
昨天刚捕了鱼,苏窈家里分了两尾一斤重的。
另外买的话,三毛五一斤,所以她又多要了十尾,大多都是一两斤重的,最重的差不多有三斤。
今天要找沈靳,她一早就做了红烧鱼。
把整个鱼头,还有没有什么小刺的鱼肉扒拉到碗里,再蒸了一碗饭,带去给沈靳。
许娟也做了鱼带去。
而桶里的两尾鱼,是带去给霍老的。
一尾是苏窈的,一尾桂花的婆婆知道她要去见霍老,也让她帮忙带去的。
苏窈:“先前那么老的老先生都从县里赶来生产队看桂花,七婶当然念着人家的好。”
“而我的身体也是人家老先生帮忙调理好的,我这肯定得好好报答。”
许娟看向苏窈,打量了一眼,感叹:“那你还真得报答了,以前和现在就好像两个人似的。”
两个人路上抬抬歇歇,半个多小时走到的大队。
一路颠颠簸簸的到了县里,苏窈和许娟先把鱼抬去霍老家里。
毕竟霍老这大夫身份还敏感的,所以许娟带着石头和夏苗在外头等着,苏窈敲门,自己把桶提了进去。
进了院子,她把鱼放下,霍老凑过去看了眼,说:“多少钱?”
苏窈:“有一条是桂花她婆婆送的,我可不敢收钱。”
霍老看了她一眼,随即喊了一声:“老伴。”
老太太从厨房出来,也凑到桶边看鱼,说:“这是青鱼吧,刺比较少,放到缸里应该也能养上个几天,等年夜饭才宰来吃。”
霍老:“孩子们不是都送了年货过来么,你去拿点过来,用来换鱼。”
老太太观察了一下桶里的鱼,大概衡量了一下,说:“行,我现在就去弄。”
霍老:“弄两份,这两条鱼两家的。”
苏窈忙道:“我就不用了,给我几毛钱就好。”
霍老睨了她一眼:“我像是会占别人便宜的人吗?”
苏窈抿嘴摇头,为了不被怼,她也不说话了。
老太太笑了笑,然后进屋装东西,不一会就拿了两小包用报纸包着的东西,不是很大包,不过每个都有两个拳头合起来的大小。
苏窈接过,说:“谢谢。”
霍老看着桶里的鱼,摆了摆手:“物物交换,有啥好谢的。”
苏窈笑着暗忖道:嘴硬心软的小老头。
苏窈出了霍老家,就和许娟一块去运输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