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那么好的音乐拍照手机,但拍摄技术实在堪忧,几乎每张图都把桑悦的脸拍得圆圆的,比麦当劳叔叔的脸还圆,像是赶时间搞出来的抓拍。不过倒是把她的各种细小表情都抓拍到了,勉强能夸一句生动。
桑悦一边翻一边皱眉,“啧啧啧啧,这也太难看了吧!删掉删掉!”
沈照清:“我觉得很可爱啊。”
桑悦:“你眼神不好使吗?要不跟我一起配眼镜去吧?”
她去年因为看不清黑板,刚配了眼镜,成为了新生代的“眼镜妹”。不过罗英让她平时不看黑板就别戴,现在度数还低,要是习惯了戴眼镜就拿不下来了。
沈照清的眼睛倒是很好,可能是因为不爱看电视,次次视力测试都是优秀,不近视也不散光。
不过,现在看来,这个好视力还有待商榷。
沈照清看桑悦打算自己动手删,立马把手机从她手中抽走,放回口袋里,不着痕迹地转移她的注意力:“新地要化了。”
桑悦果然立马去看新地,舀了一大口,把塑料勺一起含在嘴里,却没忘记警告他:“回去删掉,明
天我来检查。知道吗?这是我的肖像权。”
沈照清云淡风轻地应道:“知道了。”
桑悦:“还是等你什么时候有对面王开那种技术了,再给我拍照吧。”
王开是一家照相馆的名字,就开在步行街上,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了,是上海知名的老字号。
沈照清:“我们现在就能去拍。我有压岁钱可以用。”
桑悦无语,“什么呀,人家拍婚纱照才去那样的店呢,我们这样的小孩莫名其妙去拍什么?浪费钱。”
罗芬的婚纱照就是王开照相馆拍的,桑悦在周骏才家里见过一次,摄影师把罗芬拍得很漂亮,瘦瘦高高的,笑靥如花,一点都看不出她现在胖胖的影子。
闻言,沈照清若有所思地“哦”了一声,点头,“那我们下次再去拍。”
第14章 14逃离红色房间
动迁计划迫在眉睫,当小孩子们还在为开学烦忧的时候,外婆家的气氛已经开始暗潮涌动。
新学期开学前,桑悦家里五个有户口的人,跟着拆迁办安排的大巴,还有弄堂的邻居们,一起去看了浦江镇的新小区。
2007年,浦江镇仍处于开发阶段,安置房是新建的,小区很新,房子一排连一排,样板房也很好,房子很大,窗明几净,有宽敞的厕所和厨房,有抽水马桶有浴室,和弄堂那破旧狭窄的屋子完全不一样。至少,不用再去公用厨房烧菜洗碗,不用在吊扇上挂塑料帘子洗澡,也不用再下楼倒痰盂。
只是,看房的居民离开样板房,一旦走出小区,放眼望去,周边一片荒凉,堪称荒无人烟,好像立马就脑子清醒了过来。
罗枚当场板起脸,摆手拒绝,“覅覅,各的覅好。妈侬刚捏?(不要不要,这里不好。妈你说呢?)”
田书秀也一脸不满意,当众便有些阴阳怪气地说道:“乃么好嘞,耐阿拉拆到乡喔头来嘞。我讲蛮好覅来伐,那硬紧要来,各级正宗上当。”
(这些好嘞,把我们拆到乡下来了。我说蛮好不要来吧,你们硬要来看,这下是真的上当了。)
大巴从南京东路开到浦江镇,路上没怎么堵车,但也开了要一个多小时,田书秀高血压又晕车,早就很不满意了。
田书秀退休前是线圈厂的工人,单位在四川北路,是毫无疑问的上海市中心区域,自是从几十年前开始就住在市中心。
桑悦外公常年在青海工作,拿的是当时极高的工资,每一分钱都会带回家里来用。
从他们最大的女儿罗莉出生前,两人住在四川北路旁边的天津路。后来天津路的老房子着火了,又搬到了南京路来,再没离开过。
可以说,外婆这大半辈子,几乎没有离开过市中心周边,一直是生活在烟火气很重的弄堂里,热热闹闹的。突然要她迁到郊区,就算房子再好,心里的落差感也无法消除。
再加上老人胆子小,大多有点被害妄想症,以前跟桑悦一起去罗英单位分配的房子小住时,就说这公房冷冷清清,晚上马路上都没什么声音,很吓人,万一生病晕倒在家也没人知道。
况且,这里可比罗英的房子偏僻多了。
田书秀这么一说,弄得旁边介绍的工作人员相当尴尬,讪笑着说:“阿婆,我们这里是还在建,明年就要建好了呀。你看这个规划图,旁边就是个大商场,还有幼儿园、初中、菜场,到时候搬过来很热闹的。小区后面还有条河,平时吃完饭下楼就可以去散散步,空气又好……”
罗英和罗敏倒是相当满意,也不顾田书秀板着脸指桑骂槐,带着桑悦四处走来走去,顺便问她:“悦悦想住这里伐?”
桑悦用力点头,“想呀。”
“那我们拿房子好不好?”
“好呀。”
罗英和罗敏的倒戈,引发了家中轩然大波。
按照拆迁政策,如果他们家全都拿房子,可以在浦江镇拿三套,两套大一套小,还能有几万块的补偿,拿两套的话就是房子加五十万赔偿。2007年上海的房价还没有那么高,郊区的房子也不值钱,但如果罗英罗敏各拿一套,加上桑悦,占走了三个人的份额,田书秀和罗枚就只能分得五十万。
五十万是很难在市中心买到一套齐整的房的,除非再住这种二十来平的老房子,等于动迁也没有任何改善。
田书秀尚未做出回应,罗莉率先跳出来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