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
徐忠语气柔和,“京海的问题确实严重。”
“不过这次前来,我的目标是为新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
“京海与东山两地间的高铁、高速公路以及互联互通,是区域发展的重要步骤。”
“它们将是未来区域经济融合的核心桥梁,必须保护好。”
“所以,京海的这些问题必须得到解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黄老点头,“你说得很对,我都明白了。”
“经济发展如同水与电,缺一不可。”
“京海的水质暂且不说。”
“即便待在这里养老,我对外面的议论也略知一二。”
“都说京海的电力行业,一半属于高家,一半属于孟家,这确实有些荒唐。”
黄老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孟德海确实想干一番事业,只是方式有些偏差。”
“如果方法错了,就得改正。”
“你跟他也算是旧相识,必要的提醒还是要给的。”
“至于杨健嘛,我觉得他选女婿这件事做得并不明智。”
“他以前是缉毐警察,现在却转到电力系统的领导岗位,总感觉不太对劲。”
说完,他看向祁同伟,示意道:“还是得像小祁一样,脚踏实地,专心致志地走好自己的路。”
祁同伟笑着附和:“您说得太对了。”
见祁同伟有所回应,黄老展颜而笑:“这孩子近来在我耳边提及不少事。”
徐忠轻声说道:“不仅是您,整个区内对他的议论也很多。”
“嗯。”
徐忠转头看向祁同伟:“评价嘛,有褒有贬。”
“哈哈。”
黄老却笑意盈盈:“这样的评价已算难得。”
“在外做事,哪能尽善尽美?”
“有人夸你一半,已属不易。”
“若人人称赞,反要小心。”
“当然,若人人说你不好,也非好事。”
“赵立冬、孟德海之流,又何尝不是如此?”
祁同伟与徐忠会心一笑,彼此心知肚明。
黄老看在眼里,明白该表明立场了:“关于高启强的事,我是不会掺和的。”
“尽管他建了这家养老院,还请我们这些老人入住。”
“可八年过去,我从未收过他一分一毫的好处。”
“老实说,我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