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互不相让的两方

>
  如今却落得个十年刑期,即便减刑,也不可能短期内出狱。

  然而,主动权仍握在黄雨虹手中。

  只要张一苇不认罪,在二审阶段让两名受害者改口供,一审判决便能被推翻。

  至于那两名受害者,只需给出数百万安度几年牢狱生活,他们岂有不愿意之理?

  正因如此,黄雨虹才能掌控郑双雪。

  毕竟张友成那边绝不会借助司法手段营救自己的儿子,郑双雪唯一的依靠便是他。

  黄雨虹借此可让郑双雪协助办理其子黄四海减刑事宜。

  虽然张友成未表立场,但郑双雪身为张友成之妻,只要她愿意出面、开口,黄四海减刑便易如反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想到此处,黄雨虹不敢掉以轻心,叮嘱鲁春阳速办此事,以免夜长梦多。

  鲁春阳拍胸担保:老板尽管放心,熊绍峰那边早已妥善安排。

  “他必须遵从我们的部署。”

  “不然,区区小事就能让他锒铛入狱。”

  “自身难保,又何谈坚守原则。”

  黄雨虹浅笑颔首,内心暗自冷笑。

  那些平日高谈阔论信仰与忠诚的官员,在自身地位受威胁时,所谓的信念与忠诚转瞬崩塌,这岂非荒诞至极?

  黄雨虹冷哼一声:“催促那位书记夫人赶紧行动,只要我儿子减刑有望,她儿子自会重获自由。”

  鲁春阳忙不迭答应,旋即离去。

  几乎同时,黄雨虹刚有所动作,祁同伟便收到从宋丽敏处归来的冯森。

  冯森提及郑双雪被黄雨虹“施压”的情况。

  祁同伟唇角微扬:“那就请大姐协助,需疏通的关系尽快疏通,要采取的行动立刻行动。”

  冯森却眉头紧锁:“祁检,这种方式对部分同志而言太过苛刻。”

  毕竟,郑双雪乃张友成之妻,若她出面,吕州司法界恐无人敢违逆。

  祁同伟若以此为筹码,查办吕州司法弊案,实为一举两得之举。

  然而,此法亦易令人寒心。

  人情牵连错综复杂,稍作试探,便可能掀起连锁效应。

  大领导夫人托付事务,应允与否,皆陷两难——应允或惹麻烦,不应允则易得罪。

  中层干部身处夹缝,远不及基层人员洒脱。

  多年拼搏方至此位,若因得罪人而止步,对渴求晋升者而言,无疑是巨大打击。

  冯森提醒祁同伟,全因关切。

  他已过追求进步的年岁,不为关系所扰。

  但祁同伟正值青春,前程似锦。

  能避则避,少树敌为妙。

  若真以郑双雪为诱饵,圈内如何看待祁同伟?

  祁同伟知晓冯森顾虑,微笑宽慰:“老冯,放宽心。

  这些人的问题纵使再大,也难超熊绍峰。

  熊案众目睽睽,谁人不知?况且,我在会上已明言,司法纠错非仅针对案件,更在于纠偏人、纠改事、纠整态。

  至于如何纠?确是一难题。

  如今有了契机,正可借此探查症结所在,当作一次学习罢。”

  冯森豁然开朗。

  难怪祁同伟先拿熊绍峰开刀,原为立威示例。

  如此一来,众人皆有底数:只要个人问题不超过熊绍峰,便不算大事;如若问题更甚……

  唯余依法行事,别无他途。

  否则,轻纵熊绍峰而深究他人,于理不通。

  冯森嘴角浮现笑意:“还是领导高瞻远瞩。”

  祁同伟轻轻一笑:“不敢称远见,知错能改,无错自省。”

  “整治风气、修正错误,唯有付诸实践才能见效。”

  “日复一日地开会学习,收效甚微。”

  “笔记记得再勤,记忆也难持久。”

  “真正的铭记,还需亲身经历的教训。”

  “得让他们明白,没有永远的秘密。”

  “一旦陷入这张网,终将暴露无疑。”

  冯森点头认同,随即取出“九三零**案”的最新调查报告,递向祁同伟:“祁检,您看看这个。”

  报告的内容直指宋丽敏的调查结果。

  “孤儿?”祁同伟翻开档案,对此并未惊讶,反而对冯森能循线追踪到这条线索感到意外。

  他暗忖,冯森之前究竟在忙什么?

  冯森解释道:“我依照祁检上次给的思路,重新审视了以往经手的案件,尤其是涉及命案的部分。”

&e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