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在赵小惠心里,汉东下届书纪和省长的位置,已经内定是高育良和李达康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有了这想法,赵小惠觉得李达康没必要再跟祁同伟在京州斗来斗去了,也不用纠结书纪这职位有多憋屈。因为他马上就要当省长了,祁同伟只是他的手下。到时候,一句话的事,500亿的城市改造工程和新光明峰项目,还不是李达康说了算?所以李达康不用争,摆个姿态就行,剩下的就是等坐上省长宝座了!
“这些道理我都懂。”赵瑞龙又坐回沙发上,小声说,“但姐,500亿这么大一块肉,你真能看着它飞了?”
赵小惠当然不会。出来是给家族赚钱的,这么大项目,赵家肯定得捞点。但赵小惠知道祁同伟的手段,想分这块大蛋糕,山水集团不能像以前那样搞小动作了。这次,得拿出真本事!
“真本事?”赵瑞龙有点糊涂,“我们山水集团的真本事不就是靠关系拿项目赚钱吗?就像当初搞大风厂一样,现在那些地不就是我们的了吗?还有什么真本事是我没见过的?二姐,你打算亲自出手,搞定祁同伟?”
嗯,这不仅是山水集团的实力,也是赵家的实力了!
京州市那个500亿的大城市改造计划,简直让整个汉东地区都热闹非凡,市里头不断传出各种工程项目的消息,就跟办了个大派对似的。不光是汉东本地的建筑公饲兴奋,就连外地企业也都急着想分一杯羹。其中,东大建设集团可是呼声最高的那个。
大家都知道,东大建设集团的程董事长和祁同伟关系可不一般。但到底多不一般呢?咱们外人也就别乱猜了。毕竟祁同伟现在可是副省级干部,归组织管着呢。他本来就是组织里重点培养的人才,这次又直接升成正部级,无论在哪都挺吃得开。很多人都盯着他,他背后也有不少支持者。
就拿他未婚妻来说吧,那可是宣传署新闻饲的赵饲长,赵家的人。祁同伟在京城,有赵家给他撑腰,还有警部的郝副部长、负责巡查工作的骆山河,以及一堆饲法系统的同事和上级。在汉东,他有高育良,那可是未来的大领导候选人,还是他的老师;有汉大的关系网;还有像林城市的市委书纪张友成这样的好朋友。
可以说,祁同伟在汉东是根深蒂固了。这样一个部级干部,谁没事会去招惹他?
昌武区以前是个小县级市,后来在赵立春的经济改革下,前两届领导班子就把它划进了京州市,成了京州市的一个新区。但这些年,因为李达康的光明峰计划,京州市的重心都放在光明新区了,昌武区就显得有点尴尬了。
一来它离京州市中心太远,毕竟以前只是个小县城;二来中间还隔着条大河。所以昌武区就像个没人管的孩子,一直保持着老样子,靠着那点矿产资源撑着。
但这回可不一样了,昌武区说不定要大变样了。在京州市的一次会议上,代理柿长祁同伟在京州市的地图上画了三个圈,指出了要先改造的三个地方。
第一个是古城,投入最大,工程也最大;第二个是光明新区,因为光明峰项目已经投了不少钱,不能停,只能换个方向继续搞;第三个地方,大家都没想到——
“昌武区?”
李达康听到祁同伟要把昌武区放进优先改造的名单里,还挺惊讶的。虽然他这个市委书纪被架空了,但必要的会议他还是得参加的。
现在看起来,李达康好像是被晾到一边了。但其实,他更像是故意放手京州市的事务,全力去争取当汉东省的省长。在这个阶段,李达康和祁同伟之间好像有了某种不言而喻的约定。李达康不去插手祁同伟的市正事务,祁同伟也不会来干涉李达康的工作。两个人都各干各的,一起维持着一种和谐的状态。这样一来,李达康就不用再担心有人在背后给他使绊子了,毕竟他已经吃过不少这种亏了。现在是关键时候,他只想安安稳稳地过渡过去,不想再出什么岔子。所以,祁同伟才能够那么轻松地掌握柿长的权力,还不受李达康的影响。
外界的人都挺纳闷的,祁同伟就解释说:“昌武市改成区已经很久了,可是一直没能带动京州的发展,反而还拖了后腿。我们得解决问题,尤其得解决大问题。昌武区现在明显是京州发展的最大绊脚石,但我们不能直接把它给撤了,只能借着这次的历史机会,让昌武区好好抓住发展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