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多事之秋,赢学

  “唔,这里的黍臛挺好。”

  沈青禾端着陶碗,很是喜欢。

  所谓黍臛就是肉粥。

  不过是用的黍米熬制。

  妇人扎着木簪子,戴着围裙。脸上满是风吹日晒留下的痕迹,笑呵呵招待道:“我还怕王妃不喜欢呢。要是爱吃,那多来两碗。”

  “嗯,很好吃。”

  沈青禾轻笑着点头。

  她本身就不是挑食的人。

  加上常年在山上,口味也清淡些。

  大冬天早上来碗肉粥就挺好。

  口味清淡,也很暖和。

  等吃饱喝足,宁阙便要给钱。

  没曾想妇人却是死活不肯收。

  “王爷,你这是什么意思?”

  “你帮了我们家这么多,我可不能收!”

  妇人却很是坚持。

  指着这条小吃街。

  “我们能有个活路,全靠王爷指点,允许我们在城内支个小摊。我若是收了您的钱,那我以后哪还有脸在这卖粥?”

  “可是……”

  “没事的。”

  宁阙笑着握住沈青禾的手。

  “行,那我可就不给钱了。”

  “应该的。”

  “走吧,咱们再到处看看。”

  沈青禾蹙眉跟在后面。

  宁阙见她不解,只得一笑。

  “我问问你,这条街有何特点?”

  “好像都是女子。”

  “嗯,她们的夫君都死了。”宁阙点了点头,轻声道:“都牺牲在了葫芦谷。家里顶梁柱死了,上有老下有小,给的补贴也不够用。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便让府上厨子教她们些手艺,在城里摆个小摊。日子是苦了些,但总算能活下去。”

  没办法,泾阳人祖传的倔强。

  直接给钱是不会收的。

  就只能用这种法子。

  “那为何不付钱呢?”

  “付了也不会收。”宁阙无奈耸肩,“寿伯知道吧?他有回让人买个早点,还偷摸把钱留下,自以为聪明。结果当天晚上就有人把钱丢进王府里头,寿伯还以为有贼寇咧。”

  “……”

  沈青禾也是哭笑不得。

  没想到还能有这种事。

  “走吧,咱们再到处逛逛。”

  “这以后可都是你的产业。”

  “以后泾阳就是你的鱼塘了。”

  “……”

  沈青禾没来由的笑了起来。

  总觉得这话怪怪的。

  两人吃饱喝足,就在城内散步。没走多久,便会有人上前来打招呼,宁阙也都会点头示意。

  “我们是不是要回长安了。”

  “嗯。”

  “六艺诗会要开始了。”宁阙面露微笑,解释道:“高句丽使臣已提前抵达长安,也要参加诗会,据说还带来了位精通诗词歌赋的大师。虞籍担心出岔子,就让我回去参加诗会。”

  “高句丽……是又要打仗了吗?”

  “也许吧。”

  宁阙走的很慢,低声道:“高句丽自从新罗政权登台后,便一直都在挑衅。他们这个国家就是神经病,从上至下都很自大。明明只是小国寡民弹丸之地,却自以为是。这种情况不断演变,最后就是只能打一仗。”

  高句丽现在就是民粹的狂欢。

  他们无法认清自己的现状。

  终日都沉浸在赢了的感觉。

  就算是高句丽最出名的新罗婢,在听到高句丽的王城时,都会骄傲的挺起胸膛。

  包括辽国在内,也是如此。

  他们自诩为天选之人。

  是草原上的霸主。

  剿灭西夏后,更是自信心爆棚。

  对付这类人其实很简单。

  打一顿就好!

  “高句丽……”

  “我记得陆师弟好像在那。”

  “嗯。”宁阙微笑点头,“陆师兄在那好几年了。我记得他先前说过,他想去长白山看看,是否有传说中的雪莲雪参。他应该也得到消息,可能在路上了。”

  沈青禾没有多言。

  只是沉默的走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