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户房胥长

  高阳楼顶层的丹房内,沉香缭绕。沈掌柜身着绣金道袍,盘腿坐在蒲团上闭目冥想,身前的青铜丹炉泛着幽幽青光。石家家主焦躁地来回踱步,锦缎靴底碾碎了散落在地的朱砂符纸。

  直到沈掌柜进了丹房,石家主突然停下脚步,咬牙切齿道:“我已经打听过了,昨晚跟来的是他的随身书童,就是个臭脚巡。”

  沈掌柜眼皮都未抬,慢悠悠道:“我大致猜到了,他身边的人总共就那么几个。”

  石家主掰着手指头,恨恨道:“管家、书童、工匠、马夫、还有个快要去参军的护卫。竟能干出这么多事,可见这人气运不是一般的好!”

  沈掌柜突然睁眼,意味深长道:“所以说他有仙人之姿。”他袖中滑出块龟甲,上面刻着符文。

  石家主凑近丹炉,忧心忡忡道:“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办?”

  沈掌柜冷笑一声:“张大人不是吩咐过吗?”突然掀翻龟甲,厉声道:“拆楼!”

  “那岂不是要破了风水?”石家主急得直跺脚。

  沈掌柜从炉灰中扒出颗金丸,神秘兮兮道:“长生局不在风水。”金丸在他掌心裂开,“而是在人!”

  石家主颓然后退,长叹一声:“唉……那就照仙长的意思办吧!”

  沈掌柜将红虫弹进丹炉,阴阳怪气道:“不是我的意思,”丹炉中的火焰“轰”地窜起,“是咱们县令大人的意思。”

  ......

  县衙公廨内,张经纬正批阅文书,闻言惊讶道:“啊?真拆了?”

  赵培新捧着茶盏近前,谄媚道:“是啊,今天一早就在拆了。”他指向窗外,“估计得拆个半个多月。”

  张经纬嗤笑出声,得意道:“还什么下7层上7层的,唬人嘛这不是。”

  赵培新连忙上传阿谀奉承道,“大人雷霆手段,不得不让小的佩服。”

  张经纬擦着手,不耐烦道:“别拍我马屁,”突然将毛笔掷在案上,“让你办的事,你办的怎么样?”

  赵培新压低声音,小心翼翼道:“妥当了。”又忧心忡忡地补充道:“不过待到秋天,朝廷要让上缴税银怎么办?”

  张经纬翻开账册,满不在乎道:“到时候看着办呗。前任县令抄家之后,留下来好几箱金银呢!”

  这时,门后转出个长髯男子,义正言辞道:“那要是按照这样挥霍,还等不到秋天,咱们就洗干净脖子等着朝廷来砍头。”

  张经纬眯起眼,警惕道:“你谁呀?之前晚上衙议怎么没见过你?”

  长髯男子拱手道:“卑职是户房的吴文,字册庵。前几日染了风寒,已跟主簿大人告过假。”

  “吴册庵……”张经纬突然拍案而起,“刚刚你话里是什么意思?”

  吴文直视张经纬,毫不畏惧道:“意思是大人刚出仕要懂得节俭,莫要像以前那样挥霍!”

  “我以前是哪样的?”张经纬慢慢站起身。

  吴文从袖中掏出本泛黄的账册:“动用军行之资,豢养难民。去年冬赈,大人私设粥棚,散钱百万。但无一例外,都无朝廷批文。”

  张经纬突然笑了,讽刺道:“'豢养'这个词,用得不是那么的标准啊。”

  赵培新急忙道:“大人,吴胥长说话向来如此。”

  张经纬打量对方,若有所思道:“说话这么难听,萧可为还一直用着你。说明你确实是个干吏。”

  吴文整了整衣领:“干吏取决于民生,并不取决于大人之口。”

  “你这个人!”赵培新责备道,“怎么听不出好赖话呢?”

  张经纬对着赵培新厉喝道:“你闭嘴!”转而对吴文有几分玩味的问道:“吴胥长,你作为户房胥长,可知道今年这春税为什么会缴上来?”

  吴文取出户部文书:“大人,云州免税,可没说高阳也免税。”

  “荒谬!”张经纬甩了一下袖子,“高阳县难道不在云州界内吗?”

  吴文解释道:“凡灾祸之年,千里无人烟。朝廷惯例会将其他郡州的辖县划去荒州。天朝百年以来都是如此。”

  张经纬震惊道:“你的意思是……高阳很有可能会被划去武州?”

  “但也只是可能,”吴文谨慎道,“卑职收粮为的只是交差。其他猜想皆是泡沫。”

  张经纬踱到窗前,忧心道:“可这税收,就不会有苛捐杂税之嫌?”

  “粮在仓里,”吴文坚定道,“上官追问,一切都有交代。”

  张经纬无奈道:“可檄文已经发出去了,也不好再往回收,你说是吧?”

  吴文突然跪下,从靴筒抽出卷竹简:“粮仓无粮,百姓可用手中税票抵扣来年税收。”他展开竹简,斩钉截铁道:“但是税银坚决不能动。”

  张经纬摆摆手,一脸无所谓道:“行行行,不动就不动,这么大的年纪了,这么激动干什么?”

  吴文将手中竹简高高举起,并说道:“大人,这是高阳县的‘勘考’,上面明确记载了您任期内所要上缴的税款。”

  勘考是朝廷对官员的考核,若是考核不通过会有严厉的惩罚。如果超额完成便能算做政绩,5年任期结束以后,会通过任期的政绩来决定升贬。类似于企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制度。

 &em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