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备考冲刺

  “早年偶得的一册前朝无名氏所注《孟子》经义私抄,”李承宗解释道,指尖点了点册子封面模糊的墨迹,“此人所注,不囿于朱子一家之言,常有发人深省之论,尤重义利之辨在实务中的体现。其言或有偏激处,然于开拓思路,破除窠臼,或有裨益。你或可一观,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权作他山之石。”

  李明心头一暖,如获至宝般将小册子紧紧攥在手里。这泛黄纸页承载的不仅是知识,更是父亲于无声处传递的深沉期许和信任。父亲公务何等繁忙,竟还能记挂着自己这点读书的瓶颈,并找出这尘封多年的旧物。这份心意,沉甸甸的。

  “谢父亲!孩儿定当仔细研读!”

  李承宗微微颔首,目光扫过儿子眼下的淡青和眉宇间掩不住的倦色,终是没再多说什么,只留下一句:“早些安置,身子骨是根本。”便起身离去,高大的背影消失在门外廊道的阴影里,脚步声渐行渐远。

  书房重归寂静,但李明的心绪却因那本薄薄的小册子而翻腾起来。他深吸一口气,压下杂念,重新坐下,小心翼翼地翻开册页。一股陈年墨香混合着淡淡的霉味扑面而来。那上面的字迹小而潦草,却透着一股执拗的劲道。他迅速浏览了几页关于“义利”的批注,果然看到几句颇为惊心的见解,角度刁钻,直指世情人心,与主流注解迥异,却莫名地戳中了他之前那模糊不清的困惑点。

  正当他沉浸其中,试图捕捉那一闪而过的灵光时,书房门又被轻轻推开一条缝隙。一股混合着清甜枣香和浓郁老母鸡特有醇厚气息的温暖味道,先于人影飘了进来,瞬间驱散了墨香和灯油味,霸道地占据了整个空间。

  母亲王氏端着一个托盘,上面稳稳放着一个青花瓷盖碗,碗口氤氲出袅袅白气。她脚步轻得几乎没有声音,脸上带着一种全神贯注的温柔,仿佛手中捧着的不是汤碗,而是稀世珍宝。

  “明儿,”她走到书案旁,声音压得低低的,生怕惊扰了什么,“娘给你炖了红枣参须鸡汤,用文火煨了一下午,撇干净了油花,温温的正好入口,快喝了垫垫。” 她将盖碗轻轻放在书案一角尚有空隙的地方,又拿出一个小碟,里面是几块小巧精致的梅花状绿豆糕,“再吃两块点心,空肚子熬神伤胃。”

  李明放下那本珍贵的小册子,心中暖流涌动:“娘,这么晚了,您还……”

  “傻孩子,这有什么晚不晚的。”王氏嗔怪地看了他一眼,用手中干净的手帕,极其自然地替他擦了擦额角沁出的细汗,动作轻柔得像拂去花瓣上的露珠,“读书是费脑子的活儿,比下地干活还耗人。你看你,都瘦了。” 她满眼都是心疼,“快,趁热喝。”

  温热的鸡汤顺着喉咙滑下,带着红枣的甜润和参须淡淡的苦味,一股暖意瞬间从胃里扩散到四肢百骸,似乎连紧绷的神经都松弛了几分。绿豆糕清甜细腻,恰到好处地中和了汤的浓郁。李明小口吃着,感受着母亲无言的关怀浸润心田。

上一章目录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