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跟她好好聊一次,聊聊过去,再聊聊现在。
只是不知道从何说起,她尝试着打字。
“在忙吗?”
犹疑了一秒,总算发了出去。
她翻了个身,11年了。
那回一起听过歌之后,她们自然而然地亲近了。
放学一起搭71路回家,一起听歌。
有这么一个学霸在身边,她自然而然也被影响了。
在车上,她们在后座上互相抽背英语单词,互相抽背语文的诗词短文。
陈星不懂的数学题可以问谢青黎,有问必答。
下了车,她们道别,分别走路回家。
隔天早上,她们约在公交站台,一起搭71路车上学。
初二那年,陈星认识了高一的谢清黎。那是她最开心的一年。
她升上了初三,谢青黎却离开了。
陈星的眼睛盯着那行[我已经通过了你的好友验证请求,现在我们可以聊天了]一会,直到听到“叮”的一声。
“没有。”
陈星望着这两字,先是笑了,再叹一声。她趴着,手肘撑着床,继续打字:
“明天是几点的飞机呀?”
“九点。”
陈星望着这两字,抿了抿唇。
想去送机的念头浮起来,想到沈佳茵,又沉了下去。
对话框静了片刻。
突然,“叮”的又一声。
她拿过手机一看,居然是谢青黎主动捡起话题,递了过来。
“你回学校当老师了吗?”
陈星调整姿势,坐了起来。
“是的,大学读的师范。”
“让我猜猜,鹭岛师范大学?”
陈星唇边的笑容扩大:“猜对了。”
谢青黎回了一个笑的emoji.
陈星直接笑出了声,赶紧攥紧这条聊天的线:“那你是做什么的?”
“我算是在it行业里工作吧。”
隔行如隔山,何况陈星这职业是比较封闭的,她对it行业的了解仅仅是程序员之类,职业对于有些人来讲也很私人,她也不好追问下去。
陈星轻轻咬唇:“让我也来猜猜,新加坡国立大学?”
之前她们一来一去几乎是秒回复,这次对面却稍微久了点。
“猜对了。”
“你怎么能一下子就猜到了?”
陈星笑,笑意却渐渐地淡了下去。
升入初三的那天,她在公交车站台没等到谢青黎,
第二天她也没等到她。
那会她们没有手机,家里也没有电脑,谢青黎家里没有座机,陈星再也没有办法联系上她了。
学校传出来的消息是谢青黎的妈妈来找她了,所以她转学了,至于转学去了哪里,没有人知道。
她就这样失去了她的消息。
升上了高中,陈星学习非常地刻苦,不敢有一丝的松懈,也成功混成了老师们重点关注的苗子。班主任老师是曾经教过谢青黎的,她早已打听清楚,终于有次她状若不经意地问起了“青黎师姐”。
班主任老师:“你怎么问起她……哦对,你也是东港镇的,她跟着她妈妈出国了,去了新加坡。”
新加坡。
听到这三个字的时候,她高高悬挂的心终于落下了。
终于知道了她的信息,知道了她的去处。
她曾经问过谢青黎想考什么大学,想学什么专业。
谢青黎沉默了一霎,说:“我想要考清邶大学,我要考最好的大学。”
陈星忘记不了当时她的表情,坚定的,势在必得的。所以她知道即使到了另外一个国家,谢青黎的目标也依然是最好的大学,她曾经翻查过新加坡所有的大学,把排名前三的大学牢牢记在了心里。
“因为你在我心目中就是最厉害的。”
这行字打出来,她记起很多的情绪。
突然联系不上谢青黎的担忧,慌张,无助,以及得知她消息的欣喜,怅惘和释然,还有那随着时间慢慢慢慢沉淀下来的想念。
此刻,所有的情绪先后涌上,混杂在一起,变得复杂。
陈星的目光停留在对话框很久,还是一个字一个字删除掉,也回了一个emoji的笑脸。
过了一会,对面也回了一个emoji的笑脸。
陈星的手指停在手机上,斟酌着,不过谢青黎已经先她一步。
“时间不早了,早点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