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个月,仅仅六个月的时间,东瀛就叫顺朝的舰队,从登陆到返航,六个月击穿全国的军队,他们每天听到的消息就是前线哪里又溃败了多少军队,死了多少士兵,到后来,幕府已经麻了。
这一战打完之后,幕府差点没叫其他大名群起而攻之,要不是顺朝的军队平等的削弱了每一个大名的实力,恐怕此时的德川幕府已经完蛋了。
被打怕了的幕府见识到了什么叫万炮齐发,什么叫火枪轰鸣,什么叫灭国舰队,相比之下,他们的火铳连自己的士兵都嫌弃,拿在手里怕开枪时候蹦到眼睛。
幕府借此机会,反倒是加紧了对各地大名的控制,并且重新摆出了老一套的伎俩,积极认错,跪下当狗,偷师学艺,然后功成之后再反噬一口。
六十年的积累让幕府有了足够的资本,对于这个岛国来说,它有千般万般的扭曲与缺陷,唯一值得肯定的就是它的学习态度。
六十年的时间,幕府用了两代人的时间开源节流,暗中除去一些势力比较强大的大名,使得幕府于行政能力方面有了更充分的发展,于国内基本上没有什么阻碍的声音。
现在东瀛已经打造出了一支纯火器化的部队,从火枪到火炮,并且于海军方面省吃俭用,砸钱砸出来了两支海上舰队。
幕府对于自己国家的实力与形势有着准确的认知,如果不能在海军方面有足够的自卫能力,它区区一个岛国,被人登上了本土,那就是死路一条,没有绝地反击一说。
然而,才发展了六十年的幕府,为什么会认为自己又行了呢?
其实不是他们不想继续发展下去,而是他们一直关注着中原的消息,从顺朝与罗刹的战争开始,再到其国内的铁路建设,轰鸣飞驰的火车,这些都给了幕府以极大的震撼。
中原的发展飞速,以那个体量,一旦进入发展快车道,东瀛就是左脚踩右脚飞上天也追不上的。
更别提,中原新出现的一个消息,那就是:有关修行者者的消息。
这个秘密其实已经算不得是什么秘密了,普通人可能懵懵懂懂的不知道这些变化,但是现在只要是有权有势,甚至是财富达到一定层次的上层人们,都清楚的知道冀云州出现了修行者。
并且是经过朝廷认证的,从苏氏流出的丹药,不光在朝廷内部流传,甚至已经被转手卖到外界,在人们见证过它的神奇之后。
这东西立马就变成了有价无市的珍宝,不对,甚至是无价之宝!
你有钱也未必就能买得到,还得有权,有势。
东瀛极其关注中原的消息,这些信息自然有人将之带回了东瀛。起初,得到这个消息的东瀛幕府德川家还对此嗤之以鼻。
认为不过是那天朝皇帝大胜之后,迷恋起了求仙问道之说,由高层引发的一场不正常的风气罢了,天朝自大,这对于他们来说反倒是发展的好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