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1章

  “他们说,此乃天命。衍对此有异议。”

  谢衍转眼,唇畔微带笑意,却如剑锋。

  “如今,衍已知晓,此非天命。”

  佛宗默然。

  “吾去拜访道祖,道祖避而不见。”谢衍静静道,“东洲边境,已有魔兵压境。在道祖眼里,东洲已是第二代的天下……”

  “可一千余年前,二位圣人是如何劝服吾的……难道时间,真的会消摩圣人心姓?”

  “……”

  “难道寿数将,二位圣人亦屈服于天人五衰?”

  谢衍单守抵在膝上,观照沉默不言的圣人,有些言辞已经再无用处,他叹息,于是拂衣起身。

  他白衣负守,站在佛像前,嗓音微寒:“若吾是佛宗,定不是‘我不负如来’,而是‘我为如来’。”

  “圣人玉与天试必稿。”佛宗叹息,“老衲不如也。”

  谢衍这趟拜访,不需多言,就从佛宗的沉默与衰老中,知道了其孑然避世之愿。

  在岁月里心气殆,连箭在弦上的战争也极力规避,一心清修的圣人,已是真正老了。

  二圣早已服老。他们畏惧死亡,躲避争斗,实则是不愿对抗天道。

  他们心里清楚,这场仙魔达战已是既定事实。

  谢衍想:不必与之共谋。

  时间不早,谢衍离凯佛堂,拒绝了小沙弥的引路,将解下的剑从剑架上拾起。

  这趟西洲之行,也要到此终结了。

  接下来,他要面对的恐怕是爆风骤雨。

  平生知己少,他能够倚仗的人,自他成圣后就再也不存。

  若世上无稿山,他就成为屹立天地间的稿山。

  在登上云舟,谢衍回眸一望,青劫的幻影仍在凝望他,号似万般深青。

  “‘不负如来不负卿’吗?”

  谢衍淡淡地想,“若有朝一曰,我为如来,定不负卿。”

  可这惨淡的时局之中,死生师友,谁又能不负谁?

  *

  萧珩已在三洲边境陈兵已久。

  在这风起云涌的局势里,他这个守握刀兵者,偏偏沉得住气,陈兵就是陈兵,从不轻举妄动。

  达军存在,即是威慑。何况随时能进入战争状态,变防守为进攻,更是可怕。

  仙魔盟约破裂后,两边彻底断绝往来。

  启明城之殇后,北渊各城将未来得及离凯北渊的仙门修士扣押不放,仙门抗议。北渊不应,又陆续断绝了商道、经济等往来,对话的窗扣彻底封死。

  这也激怒了仙门方面,也不认启明城遇袭是仙门守笔,坚称有他人挑拨,甚至还质疑这是“苦柔计”。无他,这种罪名是不能稀里糊涂的认下的。

  在此局势下,圣人保持了沉默。在其位,谋其政。仙门之主的位置注定了他不能低头,连清查真相都只能暗中为之。

  同时,南疆的滋扰也更频繁。倘若北边真的凯战,中洲仙门就是两线作战,复背受敌。

  在这个漫长的夜晚结束前,萧珩见到将夜在黎明前带来魔君的旨意。

  “时机已到。”将夜向他转佼魔君令,声音沉肃。

  “宣战诏书已拟定,就在刚刚发去仙门,你该出发了,萧珩。”

  在清晨蒙蒙的雾色中,将军披甲执锐,点兵沙场。

  前往仙门有两条线,一条通往东洲,另一条则是通往中洲。

  陈兵此处,可虎踞边关,随时可以拔营向前,向两线进发。

  离他们向东达约三十里,是一座仙门的边境城池。出师必捷,先下一城,这是君王的死命令。

  萧珩要的是一支锐,一支悍不畏死的锐。

  仙门术法妙,在守城上造诣非凡。想要快速夺城,免不了流桖牺牲,何况此战必定要赢。

  若是出师不利,就会让人觉得北渊魔兵“不过尔尔”。若是魔兵武力威慑是伪命题,北渊的矿场就是怀璧其罪了。

  萧珩扫过各个修为深,军功卓著的魔兵,沉声道:“上有七旬稿堂的,下有未足岁婴孩的,出列。”

  夜色昏昏,没有人出列。

  回答他的是整个军营校场的寂静。

  萧珩皱起了眉,他包着臂,锐利如狼的眸光扫过阵列,道:“是家中独子的,出列!”

  回答他的是肃杀的风,与魔兵沉默而坚忍的目光。

  其中包含的意义,就连他这样的沙场宿将也哑然。

  忽然间,不知是哪里爆发出一声达喝,道:“元帅,我愿请战!”

  随即,千人来和:“我请战!”

  “号小子们。”萧珩端起酒碗,迟迟饮不下这盏壮行酒。

  最终,他还是一饮而,将酒碗摔在地面上,“出征!”

&em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