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2章 没有门路

  另外就是宫中了,他们也找不到什么理由,跟皇帝请赐。

  有的时候,皇帝说要赏赐。

  他们说,不需要别的赏赐,陛下如果能够赏赐一些特等茶,就心满意足了。

  但是皇帝也说,特等茶宫中也没有多少。

  总之,能使的办法都使过了,不管是宫中还是茶叶铺子又或者是泾阳王府,都捂得严严实实的。

  有聪明的人,想到了李绩。

  好歹是泾阳王的老丈人,应该,能弄到吧?

  所以,这帮人也找上了李绩。

  李绩两眼一瞪就是不知道。

  问起来就说是喝的都是散茶,连包装都没有,纸包绳子一捆,就拿回来了。

  英国公府上招待客人,用的也都是一级茶。

  纸包的散茶,那都是留在后宅当中,自己享用的。

  李绩也知道,这玩意儿可不能拿出来招待客人,越是嘚瑟,越是有麻烦事。

  这还没嘚瑟呢,麻烦这不就找上来了?

  他哪儿能去弄什么特等茶,就算是能跟自家女婿开口,他也不能去开这个口。

  私底下倒腾皇家专用的贡品,是觉得自己还不够低调吗?非要去招惹这等是非。

  所以,想要搞到特等茶的人,在李绩这里也问不出个所以然来。

  想想也是,这是件麻烦事啊。

  目前反正已知的就三条渠道。

  泾阳王府,宫中,拍卖会。

  前两条都走不通,剩下的就只有从拍卖会上花大价钱来购置了。

  想要享受,必然是要花钱的。

  而且,这钱花出去,不仅仅是享受的问题,还有自家脸面的问题。

  上一回买回去之后,明摆着来串门的人都多了起来。

  就跟黄鼠狼闻着鸡味儿了似的。

  当然,市面上还有称自己卖的茶是特等茶的人,弄了一批一级茶,去糊弄不懂的人,偷摸的说自己有渠道,是从哪儿哪儿弄来的。

  但是对于懂行的人来说,一眼就能看出来的不一样。

  能买得起特等茶的,哪个不是懂行的?

  一眼假。

  偷摸兜售特级茶叶的人,他们根本就没有见过特级茶。

  九窨的花茶,损毁率高的吓人,本身用的就是最上等的茶芽,每年产量就那些,加上损毁,运送到长安城的特等茶,数量上,还真不是旁人想象的那么多。

  损毁率高,还是工艺上的原因,也是工匠经验上的原因。

  等往后有一批成熟的工匠之后,损毁率就会下降一些,或者是,这些聪明的工匠,发现了什么新的技巧办法之类的,损毁率还是能下跌。

  那样,特等茶的数量就更多了。

  到时候李二缺钱的时候,直接三二一上连接,让朝臣们再努力努力。

  不过,往后李二缺钱的时候,可就少了。

  最难熬的,就是贞观初期了。

  也就是眼下。

  熬过去,也就过去了,不会再有掏空国库和内帑的时候了。

  只要百姓不遭受灾害,一年年的都风调雨顺,朝廷花钱的地方,很少。

  大唐是在走上坡路的,至于能够达到一个什么样的高度,能够再创新高,就要看李世民和朝廷,能够累积下多少财富和人口了。

  只是有财富,不行,重要的,还是人口!

  而这几年,百姓受灾,朝廷全力救助,应该是已经比历史上多保存下了许多人口,等到过几年,人口数量上涨,绝对会比历史上,更快,更多。

  最终,拍卖会的重头戏来了。

  按照原先手册上所说的,最后的拍卖品,就是十盒茶叶了。

  这时候,也已经是过了中午,而在热闹的气氛下,众人都没有感受到饥饿。

  这会儿正是情绪亢奋的时候呢。

  等到看到二楼有小厮端着托盘,进入各个房间的时候,饭菜的香味儿传到厅中的时候,他们才发现,过了中午了,中午饭还没吃呢。

  就靠着茶水糕点搁这儿垫肚子呢。

  于是乎,厨房里的糕点,又开始往外端了。

  厅中跟二楼不一样,二楼的饭菜,都是人家花大价钱特意定的,或者是请别的酒楼送的。

  茶楼茶楼,本身是不做酒楼的买卖的,就只有茶水和糕点。

  而拍卖会这么多人呢,哪怕是茶楼后厨,有厨子,也做菜,那锅铲抡出火星子了都伺候不过来这么多人。

  茶楼里的小厮,脚不沾地,提着热水壶,辗转腾挪着在众人周围,给茶壶里续水。

  茶楼一壶茶,甭管你怎么续水,都是不加钱的。

 &em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