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1章 差不多

  但是李元昌上课的学堂跟李震不是一起的。

  李震他们要学的东西,比如今李元昌所在的课堂,更深奥一些,等到来年,他们学堂里的孩子才会学习今年李震他们所在的学堂教导的东西。

  听书院的学生说,这是书院里定的年级。

  年级不同,要学的东西不同。

  启蒙为一年级,第二年升二年级,以此类推。

  若是学的快,读书进度快,两年读完三个年级,也不是不可能,是否跟得上高年级的课程,也是由先生评判。

  但是李元昌不解的是,李震在这里读书,关程处弼和尉迟宝琪什么事?

  长安城里又不是没地方让他们读书,以他们两人的家世,又不是去到更好的书院里。

  等会儿,更好的书院.......

  那就是国子监了.......

  想想那两个人,可能,他们进国子监,还真需要求皇帝的恩典。

  至于更好的书院.......

  李元昌自己在心里琢磨了一会儿。

  长安城里的确是有不少读书的好去处,可是跟这庄子上的书院比起来,好像还真不如这里。

  至少这里,地方大,开设的课程多,至于教书的先生,比起长安城里的那些“名师”也不遑多让。

  陆德明是国子监的博士,而在这里大多数的教书先生,都是陆德明的朋友或者是门生,学问方面,真不比长安城里的人差。

  只是这些先生,以往不在长安,教学生方面,名声不显而已。

  如果说与国子监相比较起来,教书的先生们且不说,就这边的环境,甚至还比国子监要好一些。

  至少,这里食堂里的饭菜可比国子监里的饭菜好吃多了。

  再说回先生的话题。

  陆德明便是放在国子监当中,也是掐尖的。

  而其他先生,也不差,师承陆德明的有好几个。

  虽然说不是国子监的博士,但国子监博士也只是一个官职,一个名头而已。

  他们若是出仕,入朝为官,做一个国子监博士,也足够。

  尤其是几个五十来岁的先生。

  这书院当中,还有图书馆,图书馆中的藏书,大多都是从宫中抄录过来的,也不少。

  甚至有的书,国子监当中也未曾有。

  李元昌越是想,越是觉得,这庄子上的书院,过于低调了。

  好像,真的没有比国子监差到哪里去。

  无非就是........书院里学生的出身,他们的身份,比不得国子监的学生。

  这里的孩子们,都是普通人家出身。

  而国子监的学生,都是高官显贵家出身,本身,那里就是一个圈子,在那里读书,认识到的同窗,就是他们的人脉。

  做官,在官场上,在长安城。

  人脉,很重要。

  这一点,庄子上的这书院,被国子监甩出八条街去。

  抛开学生的缘故来看,只是这处书院的话,还真能跟国子监掰掰手腕,要是招收的学生,更优质一些就更好了。

  有陆博士这个招牌在,想要来这边书院读书的学生,肯定不少,择优录取多好。

  就跟朝廷选拔官员一样,要最好的。

  学生本身底子就很优秀了,出身也好,将来对书院也有好处啊。

  而招收庄子上庄户人家出身的孩子,将来就算读书好,也不过只能给他们自身谋个好出路,顶多是养家糊口更容易了,不用出什么大力气。

  可是对书院来说,没什么用处。

  陆德明看着李元昌满脸疑惑的在那里沉思,便开口询问。

  “鲁王殿下,可是有什么疑惑吗?”

  李元昌回过神,轻轻摇头。

  “我只是想不明白,为什么程家和尉迟家要将他们家的孩子送到这边来读书。”李元昌撇了撇嘴。

  “这大老远的,来了要住在这里,他们都是在长安城过习惯纨绔日子的人,长安城里有那么多书院.......他们跟李震不一样,泾阳王兄是李震的姐夫,亲姐夫,来这里,有姐姐和姐夫管着,督促着他读书,可是程家和尉迟家的两个小子........他们图什么?”

  陆德明笑了笑。

  “不管他们图什么,只要是进了书院,就当成普通学生教导就是了,让他们在这边读书,跟身份没有什么区别,就像是李震在书院里一样,这里,没有什么小公爷,甚至,也没有什么鲁王殿下,太子殿下,不是吗?”

  李元昌应声:“这倒是。”

  “殿下进到书院里来读书,不也是没有显摆自己的身份,跟诸多同窗们玩在一起吗?殿下也来了很长时间了,感觉如何?”陆德明笑意盈盈的看着李元昌问道。

  “挺好的,反正比在宫中的时候有意思多了,跟我一样岁数的伙伴也有了,上课的时候一起读书,下课的时候一起玩耍,做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