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无叶文学网>书库>历史军事>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 第1407章 好像有什么误会

第1407章 好像有什么误会

  "好大的排场!"金仁问棋子"啪"地落定,凭栏望去——

  十六人抬的灵柩罩着五重素纱,纱上银线绣满往生咒文,孝子手持的引魂幡缀满玉铃。

  随着灵柩前方两边,还有一对檀木人偶。

  倭国遣唐使阿倍仲麻吕疾步登楼,羊皮卷上墨迹未干。

  他是今年刚到新一批的遣唐使。

  "唐国婚俗,还真是玄妙啊,新人竟乘素舆..."

  话音未落,百济使者已抚掌惊叹:"这是婚俗?难怪要撒铜钱形状的纸钱!定是祈愿新人多子多福!"

  当街撒铜钱这种事,他们做不出来,就算是王室,也不会这样做。

  所以,理所应当的认为,撒纸钱,意思意思就足够了。

  反正都是钱的形状,就取个寓意。

  “我们要学习大唐的这些礼仪习俗,带回到本国去,这样,我们也就有了自己的文化。”高句丽的使者说着。

  对弈也停下了,让人找来了纸笔,一边写一边画。

  他们这些使者来长安久住,本就是为了来学习大唐的风俗文化。

  大唐如此强大,一定有它的道理。

  学就是了。

  一帮使者,说的都是蹩脚的中原话,在旁人听来,就是叽里呱啦的,不仔细去琢磨,都听不懂他们在说些什么。

  但凡有个人能听懂了,也不至于让他们拿着大唐的丧礼当婚礼去记录。

  大唐的婚礼,他们可是见识不到的。

  大户人家的婚礼,那都是在傍晚才举行的。

  傍晚,在自家的宅邸里,灯火通明,热闹非凡,哪怕宾客喝醉了,也能就地住下。

  因此,大唐勋贵守制的婚礼,家中条件越好,场面就越是宏大。

  毕竟,家里要是没有那么宽敞,怕是连宾客都安排不过来。

  至于普通老百姓家,就没有这么多规矩了,白天就将事情办的都差不多了,到了傍晚天黑,吃过饭,也就散了。

  外头净街鼓都响过了,可不会让人在大街上晃悠,去看什么成亲的队伍和别人家成亲的场面。

  除非运气好,碰上去接亲的了,高调接亲,新郎官打马游长安。

  只能说,新来的这帮使者,运气好像都不咋地。

  来长安也有半个月了,没有见过大唐皇帝不说,连场正儿八经的新郎官打马游街也未曾见到。

  头一回见大场面。

  竟会是李纲的丧仪。

  李纲八十五岁高龄而逝,放在大唐,都算是喜丧了。

  这年头,八十岁往上的人,当真是屈指可数了。

  午后,使者们回到了鸿胪寺当中,问起了今天的事情。

  “今天在街上看到了排场很大的队伍,那是谁家的?”高句丽使者问道。

  “是当今朝廷太子少师李纲家中的........”鸿胪卿语气平缓地解释着。

  李纲是当世有名的学者大儒,他离世,的确是造成了不小的轰动,不少长安周围的学子,也都自发前来悼念。

  “太子少师........”高句丽使者朴仁期念叨着。

  少师,少者,年轻也。

  果然是成亲的队伍。

  李纲也没想到,自己都躺棺材里了,还能被人误会是成亲。

  八十五了。

  李承乾回长安,而且在李纲家中露面了,此事也在长安传开了。

  李承乾回来祭奠李纲,这并不稀奇,都是在意料之内。

  太子是李纲的学生,于情于理,都是要露面的。

  小主,

  因此,李承乾一出现,什么所谓的遇到刺杀,收到惊吓,在庄子上休养,世家之间,也有了话题。

  不过,这又能如何呢?

  这明摆着就是告诉你了,你们做出的事情,承担后果吧。

  就算是个局,也要乖乖的入。

  主动权在皇帝手里握着,皇帝说什么,那就是什么。

  因为李纲去世的缘故,苏定方与百骑司约定好的交接犯人,虽然已经交接完毕,但是犯人的处决刑期,却是延后了。

  毕竟李纲是太子的老师,死者为大,这件事,还是要为李纲的丧事让步的。

  李承乾在太极宫内召见了百骑司。

  最终定下了行刑的日期。

  虽说答应了王叔和婶婶,老师的葬礼结束之后就回庄子上,但是李承乾,还是想要留到那几个犯人行刑的那天结束。

  李五有些担忧。

  “太子殿下,您回长安露面之后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