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0章 历史

  李复静静的听着。

  就知道,大老远的让自己从庄子上来长安,又着急忙慌入宫,就不单纯是因为故事的事情。

  到底还是因为故事,牵出了正经事。

  “长安城内的大兴善寺,是前隋皇家寺庙,当初前隋皇室中人多有去大兴善寺当中烧香礼佛的,包括如今,咱们大唐的皇室中人,也是如此。”

  “上行下效,皇室如此,百官也会有样学样,这股风气,也会在民间流行起来。”李复说道:“百姓们觉得,连皇室和官员都去寺庙烧香,那显然,寺庙是灵验的,世人但凡是人,心中便有所求,他们有所求,就需要找一个地方作为心里的寄托。”

  “这个地方,不是寺庙就是道观。”

  “显然,眼下寺庙比道观吃香的多。”

  “尤其是长安城的寺庙,长安城,天子脚下,热闹繁华,百姓诸多,香火能不旺盛吗?”

  李世民蹙眉。

  的确是这么个道理,但是不对。

  感觉还是不对。

  “若只是这般简单的话,你也不会让高明,特意去留意长安城里的寺庙吧?”

  李复无奈一笑。

  “这原本就只是一门课业而已,让高明多了解了解长安城。”

  “长安城里,不仅仅只有高官显贵和平民百姓。”

  “士农工商,百工百业,各色各样的人,多看看,长长见识。”

  李世民呵呵一笑。

  “但是我还是觉得,你意有所指。”

  “今天这段故事,我倒是想到了,佛寺的事情,也应该效仿,给他们戴上一个紧箍咒,不然不管不顾,令其毫无节制的发展下去,这不是一件好事啊。”

  李世民亲眼所见大兴善寺的财货,还只是一部分,百骑司所探查出来的,才是触目惊心。

  而且,眼下,自己所见到的,所了解的,也仅仅只是一处大兴善寺而已。

  长安城的佛寺,可多了去了。

  长安城之外的佛寺,更是数也数不清。

  李复点头应和。

  能让李世民意识到这件事,虽然是意料之中,但是还是感觉,快了些。

  历史上三武一宗灭佛,那可是大名鼎鼎。

  李二凤的后人,也灭过佛。

  如今,只有两武灭佛。

  “是啊,不管不顾的话,可了不得,不然历史上,也不会有灭佛的事件发生。”

  李复提起了这个话题。

  李世民也想到了。

  “你是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北周武帝宇文邕,此两朝灭佛。”

  李复点头。

  接下来灭佛的就是大唐的武宗了。

  李世民蹙眉。

  不管是北魏还是北周,他们是异族统治中原......

  周武帝认为“六经儒教之弘政术,礼仪忠孝,于世有宜,故须存立”。

  佛生西域,寄传东夏,厚其风教,殊乖中国……既非正教,所以废之.......

  周武帝灭佛,是想要宣示正统.......

  “灭佛虽然极端,但是,他们也有一定要这么做的理由,理由或许有很多,但是必然也逃脱不了寺庙本身的一些弊端。”

  “比如说........”

  李复开始掰着手指头数。

  “佛教迅速发展,寺院扩张,僧尼人数激增,避税逃税,最终财富都成为了僧尼的个人财富。”

  李世民颔首。

  这些,正是他所担心的。

  而且,僧尼人数,寺院财富,这都是他亲眼所见的,做不得假。

  “太武帝即位之初,有些佛教徒走出佛门,反对北魏朝廷,使‘王法废而不行’,特别是盖吴起义爆发后,这也是太武帝要灭佛的原因之一。”李世民淡然说道:“太武帝亲率军队前去镇压,当军队经过长安时,在一所寺院中发现了兵器,太武帝怀疑僧侣与叛军通谋,于是下令诛杀寺中僧人。

  随后,在查抄寺院财产时,又发现酿酒器具和大量财物及藏匿妇女的“淫室”。”

  “此事之后,太武帝下令,诛杀僧人.......”

  “怀仁,你说,如今长安城内的寺庙,也会如此吗?”

  李复摇头。

  “这个,臣弟就不清楚了,如果不是为高明他们讲这个故事,臣弟对寺庙,没有太多的兴趣,至于有无,也并非臣弟这个不了解寺庙的人能够置喙的,还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毕竟,按照大唐的律法,就算是治罪,也要证据确凿才行。”

  李世民“嗯”了一声。

  “我的所见,就是证据。”

&emsp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