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4章 县令登门

  李复听到李丽质说这么多,微微一笑。

  “你也只是看到了猪八戒的表面。”

  “同样的故事,同样的问题,或许到时候高明听过,你阿耶听过,就会给出不同的答案。”李复说道。

  猪八戒,最简单的一点,就是不能否认,他很聪明。

  有事,大师兄上。

  大师兄有事儿了,那他是真的上。

  毕竟,要是没有大师兄做事了,那事情就得落到他头上了。

  唐僧被抓了,他不着急,有大师兄呢。

  可是大师兄被困了,那就是危急存亡之际了。

  “那王叔你怎么看呢?”李丽质好奇问道。

  “猪八戒的存在,也有他的作用不是吗?回顾之前,通天河收沙僧,猴王说他不善水战,而猪八戒呢?下凡之前,可是天庭掌管天河十万水兵的天蓬元帅。”李复说道。

  李丽质点头。

  倒也是,先前通天河收沙僧,有猪八戒一份功劳。

  李丽质在宅子里住了下来,天天跟着孙思邈往外跑,还从孙思邈那里誊抄了不少手稿回来,都小心翼翼的保存着,拿着当成宝贝。

  石头倒也不用再往长安去了,李复写下来的故事,到时候就让李丽质捎带回去就是了。

  庄子外面热闹起来了,秋税上缴,官府重新丈量田亩。

  李世民和他的左膀右臂们在两仪殿里动动嘴,基层官员就得跑断了腿。

  在长安城周围当官,有好有坏吧。

  好处就是,在天子的眼皮子底下,不管做的好坏,今天事情做完了,说不准明天就能出现在天子的桌案上。

  功劳来的及时。

  做的不好了,丢官丢的也快。

  长安城周围,哪怕是个县令,那也是京官。

  上头要查佛田,他们就要跑到田间地头亲自带人去丈量。

  但是这事儿,哪儿有那么简单,当中的阻力可不小,所以忙活好几天,也不见得有结果。

  寺庙除却有护院和武僧之外,他们背后,还有长安高官和勋贵的影子。

  因此,基层的官员,在这件事上,就跟风箱里的老鼠一样。

  书房内,深秋的暖阳透过雕花窗棂斜斜地洒进来,在地上铺开一片斑驳的光影。

  地面上铺上了厚厚的垫子,李韶盘腿而坐,怀里抱着咿咿呀呀的狸奴。

  小娃娃穿着嫩绿色的绸缎袄,胖乎乎的小手正努力去够垫子上的一只布老虎。

  李韶温柔地笑着,指尖轻轻点着狸奴的鼻尖:"慢点儿,别摔着。"

  说罢,松开了孩子,让孩子自己在软垫上爬着。

  李复坐在书案前写故事。

  长乐又带着护卫出门了。

  自从她来了,孙思邈现在是不带着一帮学生出门给人看病都不行了。

  长乐闹着要出门。

  孙思邈也只好遂了自己弟子的心愿。

  去就去吧,反正给人去义诊,也是好事一件。

  只是,周围村里,哪儿有那么多病人?

  走的也是一次比一次远了。

  李复倒是不担心,反正身边跟着护卫呢,安全问题不用担心。

  明面上有千牛卫,暗地里还有李二凤给他闺女指派的暗卫,都是一等一的好手。

  老赵匆匆来到书房院子里,站在书房门口,对着内里拱手行礼。

  “郎君,夫人,泾阳县县令来拜访了。”

  李复停下手中的笔。

  “泾阳县县令?嚯,这平日里咱们也不怎么跟官府打交道,他这会儿来.......干啥来了?”李复问道。

  “郎君,他说,是因为泾阳县境内的佛田的事情。”老赵说道:“看他那样子,像是有求于郎君。”

  “人呢?”李复问道。

  “这会儿还在外头候着郎君的消息呢。”

  “请到厅中去吧,我一会儿就过去。”李复应声。

  泾阳县境内,还牵扯佛田了?

  有点意思啊。

  不过,倒也不意外。

  都发展到了让李二凤因此而上火的地步了,再查出点什么来,都不意外。

  李复收拾好桌案,起身。

  “夫人,我先去前厅看看。”李复说道:“看看这位县令,来找我有什么事。”

  “也得知道知道,泾阳县境内佛田的情况。”

  “毕竟.......”

  李韶微微颔首。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