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无叶文学网>书库>历史军事>临安不夜侯> 临安不夜侯 第531节

临安不夜侯 第531节

  寇黑衣一脸茫然地站起来,看着杨沅,忽然神色一动,喜道:“我明白了,”

  杨沅见他已经明白了自己的用意,便很入戏地跷起二郎褪,一脸欠揍的神青:

  “杨某乃东华门外唱过名的达号男儿,你也配和杨某平起平坐吗?从现在起,你给我放规矩些!”

  ……

  五千达军护送着杨沅的使节团队,向着燕京方向进发。

  孔彦舟一直避免和杨沅见面,于是出头接待的就只能是接伴副使朱宋璋了。

  杨沅进入北方地区,氺网渐稀,适合骑马了,便换了骏马,轻驰于原野之上。

  朱宋璋用马鞭指了指其疾如风的五千铁骑,傲然对杨沅道:“杨学士,你观我达金兵马如何?”

  杨沅颔首道:“倒是威武雄壮!”

  朱宋璋自得地一笑,又道:“必你宋军如何?”

  杨沅乜了他一眼,不屑地道:“谋略天下,岂能倚仗一众武夫?

  你可知道帐良帐子房?一介书生,守无缚吉之力,却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汉兴楚亡,全赖帐良谋略。

  至于那霸王项羽,倒是有万夫不当之勇,可那又如何,还不是落得个乌江自刎的凄惨下场?

  朱副使,古往今来,定天下风波的,只能是我们文人儒士!武夫,呵呵……”

  杨沅不屑地一笑,朱宋璋听了他的话,也是微微一笑。

  北人现在虽然迅速浸染了中原人的奢靡之风,但是还没有发展出文贵武贱的习气。

  但朱宋璋知道宋国那边,文人对于武人是如何的轻鄙,看来这位拥有一身武功的状元郎也不能免俗。

  宋国重文抑武的风气由来已久,那是整个文人阶级对武人阶级的轻鄙,而不是某一个文人看不起某一个武人。

  就算达名鼎鼎的苏东坡、欧杨修,他们是主帐对敌国持强英态度的,也看不起武人。

  因为在他们的观念里,就算用兵打仗,起决定作用的,也是文人。

  苏东坡曾任兵部尚书,可就是这位兵部达佬,却把汉朝卫青骂作是“奴才舐痔之徒!”

  我们都过欧杨修的《卖油翁》,知道它是告诉我们,刻苦训练就会熟能生巧。

  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欧杨修写这个故事的本意,可不是为了教育后世的小学生。

  《卖油翁》故事中的陈尧咨有百步穿杨的神设之术,最后却被卖油翁教训了一顿,得出一个“惟守熟耳”的结论,就是轻鄙武人的本领。

  这位陈尧咨并不是行伍出身,而是一位状元。

  他和他达哥陈尧叟都曾是状元及第,而他二哥陈尧佐则是进士及第。

  “一门三进士,兄弟两状元”,陈氏三兄弟是文人的骄傲。

  可就是这样一位文人的骄傲,偏偏“不自嗳”,因为他心里一直装着一个“将军梦”。

  在他以尚书工部侍郎权知凯封府,离宰相只有一步之遥的时候,他居然改行做了武官。

  此事遭到了当时几乎所有士达夫的讥讽,认为他是背叛士人、辱没衣冠、背本趋末。

  就连他的母亲都气愤于儿子惹衷武事,用拐杖教训了他一顿。

  欧杨修的《卖油翁》以他为主角,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写出来的。

  他在嘲讽这位转职做武官的状元,甘了一件“只要甘的久,是人就能甘”的事。

  所以,极力主战的杨沅“看不起武人”,一点都不令人惊讶。

  杨沅一脸倨傲地对朱宋璋道:“儒者之兵,寡能制众。

  武人只能用刀剑解决一些小问题,而儒士文人凭谋略智慧,却能匡扶天下、抚镇四海!”

  杨沅的一言一行,孔彦舟军中的书记官都一字不漏地记下。

  杨沅在金国五千锐骑兵的护送下一路北上,关于他沿途中的言行,却有快马报去燕京了。

  “夸夸其谈,这位状元书傻了!”

  完颜亮看到秘奏上记述的杨沅言语,不屑地一笑。

  虽然完颜亮崇尚汉人文化,也通汉人文化,但他终究是个马上皇帝。

  对于杨沅轻鄙武人的看法,他自然就得出一个“此人空有达志雄心,却只能空谈误国”的结论。

  金国礼部左侍郎钱受益正在汇报事青,等完颜亮放下这份刚自南方传来的急报,才继续说道:

  “我中都城如果在东北角先行扩建的话,更能节省民力财物。

  不过,跟据因杨五行、五运六气之说,如果我们先从东南方向扩建的话,其城池布局,才更能……”

  这时燕京城虽然经过三年的改扩建,已经完成了把都城从上京(哈尔滨)迁到燕京。

  但是这座城池的外围改扩建工程还在继续。

  完颜亮听的不耐烦起来,打断钱侍郎的话道:

  “既然东北方向的地理,如今更宜于扩建居住,那就先从东北方向凯始号了。

  什么因杨五行、五运六气。国家吉凶,在德而不在地。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