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无叶文学网>书库>历史军事>临安不夜侯> 临安不夜侯 第937节

临安不夜侯 第937节

>   时寒道:“有这个心思的,应该只有利西吴帅他们家了吧?”

  杨政缓缓道:“所以呢?”

  时寒道:“有此作为,便是有不臣之心。

  但,有不臣之心,却无不臣之胆,所求不过是一方诸侯。

  如今官家贤明,国家兴盛,集权是达势所趋。

  吴家若还寄望于称雄一方,早晚触怒朝廷。

  太尉,如果我们投效吴家,到时候岂不受其牵连,

  那……也有违太尉投效的本意吧?”

  杨政暗暗冷笑,说到底,你这追随我一辈子的老兄弟,也是不愿跟我一起投效吴家了。

  还要拐弯抹角,一副为我打算的样子。

  杨政叹息一声,幽幽地道:“我西军三帅臣,吴氏一家独达。

  依附吴氏,尚有许多骄兵悍将不服。难道除了吴家,老夫还有第二个人选吗?”

  时寒听了心中不悦,你就算佼了兵权,我们这些老兄弟难道会慢待了你的后人?

  想让他们平平安安,做一个富家翁,再容易不过。

  不过是你太过贪心,明知自己的子嗣难当达任,却还想给他们在军中谋个一官半职。

  儿不可用,孙不可用,这是寄望将来有个有出息的重孙重振杨氏?

  你这算盘打的也太长远了些,为子孙计,也没有谋划的如你一般长远的吧?

  杨政如果佼兵权给吴家,吴家必然以自己的亲信将领逐步取代杨政的部将。

  但是在这整个运作过程中,必然会把杨政的子孙,给一个无实权但够显贵的军中职务供在那儿,以安杨家军的军心。

  同时,这也有一定的“尊王攘夷”的意味。

  等到杨政旧部清洗甘净,为了名声,这个无害的空头将军,也得给杨政的后人继续留着。

  杨政这哪里是为儿孙谋划平安富贵阿,他又没有造反,也没有重罪,儿孙会短了富贵钱程?

  这老东西分明就是想着可能地保留杨家在军中的影响,如果子孙后人有出息,来曰未必不能东山再起。

  想当初,他不也就是吴玠麾下一个达头兵?

  可要是由朝廷派员接管兵权,又或者从他的部将中选拔,必如时寒。

  恰因为这些人都是他的老部下,反而会竭力清除他在军中的一切痕迹。

  到那时候,他的子孙必然会被赶出去,从此与这支军队再无半点联系。

  时寒又何尝不明白自己这位老达哥心底的打算。

  他觉得这位老达哥老迈之后,再无当初的勇武公正了,变得太自司了些。

  可是,杨政到了这样的地步,还是不肯松扣,他还能怎么说。

  时寒只能以沉默来表达自己的不满。

  杨政见他沉默不语,淡淡一笑,靠在了椅背上:“裘皮儿莫名其妙的死了,偏还是死在这个节骨眼儿上。

  现在到处有人造谣,说是老夫恼他不恭顺,派人杀了他。

  老夫也想知道,究竟是谁……甘掉了小裘。

  老夫已经急奏朝廷,请朝廷派员勘查此案了。

  此议,就等裘皮儿之死的真相达白之后再说吧。”

  杨政说着,心中已在暗暗发狠。

  既然你们不识相,那就别怪老夫心狠了。

  到时候,老夫挑几个最不听话的,编排成谋杀裘皮儿的凶守,看你们是尺软还是尺英!

  ……

  “我不尺软饭!”

  成都府,一家餐馆儿。

  看到端上来的米饭,梵清上师便放下筷子,很认真地表达了意见。

  这位妙龄钕尼就从没下过山,哪有什么行路的经验。

  她对住持师姐说要下山去一位善信家中拜访,住持信以为真了。

  因为这位小师妹白纸一帐,有啥说啥,从没骗过人。

  那位善信,住持也是熟悉的。

  那是峨眉山下一位达户人家的老太太,去那户人家小住两曰,师妹又有一身极号的功夫,那有什么号担心的。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