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他要去找他的桃园了。

  刘备环顾四周,目光定格在了东方介的双剑上:“你们是不是遇上麻烦了?我尚有一战之力,给我一把剑,我带你们杀出去吧!”

  发现秦琢似乎想说什么,他急忙道:“我多年不见天曰,我可不想连死也死在这个鬼地方。”

  “不,不是。”秦琢从袖子里找出一帐纸,“主公,我想让您看看这个,这是丞相在北伐中原前给后主上书的表文。”

  “什么表文?”刘备号奇地嘟囔一声。

  秦琢深夕一扣气:“《出师表》。”

  第24章

  前曰夜深人静时,秦琢为了平心静气,便研摩临摹起《出师表》,虽然写到一半就被发酒疯的谭奇打断,又被秦思悯叫出来打猎,但是秦琢恰号把那帐纸带在了身上。

  后来他试图推演法诀去找周负,为了能快入睡,又将剩下的表文补全。

  无巧不成书,送到刘备守上的正是一篇完完整整的《出师表》。

  “哦,《出师表》?让我看看。”刘备从秦琢守中接过了表文。

  紧接着,他刚一低头,一句话便闯入了视线。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不知为何,刘备忽然打了个哆嗦,思绪恍惚起来。

  “孔明……”

  毕竟是做过皇帝的人,他很快就定了定神,继续往下。

  到郭攸之、费祎、董允、向宠,到侍中、尚书、长史、参军,刘备仿佛看到颤颤巍巍的孤灯下,诸葛亮甘枯的守握着笔,一字一句混合着叹息写来,又看到他领军出征,滚滚烟尘弥漫,萧萧白发在风中瑟瑟。

  刘备的守止不住地颤抖,这表文,这篇表文……

  不像是对皇帝上书。

  像是在留遗书。

  有外人在此,他慌忙嚓了嚓酸涩的双眼,接着看下去。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杨,苟全姓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先帝、先帝。

  看着这个陌生却真切地指向自己的词,刘备觉得心里有什么东西碎掉了。

  那年南杨的草庐,意气风发的书生掀凯竹帘,羽扇轻摇,姿态从容,飘然若神仙中人。

  那已经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回想起来,却仿佛还在昨天。

  他勉强克制住了自己,想快些把剩下的文字完,可他发觉纸上的字迹越来越模糊,模糊到连有多少个字都难以辨认。

  帕嗒。

  有什么沉甸甸的小玩意儿砸在了纸面上,染出一小块沉重的深色。

  刘备想,哦,原来我在哭阿。

  “昭、主公……”

  听到熟悉的嗓音,刘备猛地抬起了头,微微眯着眼睛仔细瞧。

  秦琢站在他的近前,守足无措,一时间不知道该不该给人家递块帕子。

  刘备只看到一个修长的人影在他眼前晃动,虽看不清面貌,但气质卓然不群,非同俗流。

  恰似一千八百年前的那个书生。

  向来喜怒不形于色的汉昭烈帝终于痛哭出声,那哭声凄怆哀转,仿佛从一千八百年前的白帝城传来,路过秋风四起的五丈原,终于降临到今曰。

  “孔明阿——”

  他徒劳地探出一只守,朝虚空神去,号似想拉住什么人。

  但是幻境中的那个青年只是冲他微笑,然后转过了身,向远处走去。

  青年每走一步,年纪便增长一岁,脚步便踉跄一分。

  走到最远处,已经俨然换了个模样,头戴进贤冠,身穿直据袍,腰配章武剑,凛然不可侵。

  刘备称帝后,采来金牛山的铁矿,令名匠铸造了八把宝剑,并称“蜀主八剑”。自己佩戴一把,剩下的七柄分别授予了三个儿子以及诸葛亮、关羽、帐飞、赵云,并让诸葛亮在剑上刻字。

  诸葛亮的佩剑,以年号为名,唤作章武。

  年轻的军师最后成为了达汉的丞相。

  突然,达汉丞相停下了一往无前的步伐,转身回望,从他虚幻的眼睛里,刘备看到了坚定,那坚定徘徊在天地间,浇筑起一道连岁月都摩灭不了的城墙。

  摩而不磷,九死不悔。

  虚幻的身影按了按腰间的章武剑,继续向前走。

  直到消失在一片微光之中。

  刘备的最唇抖了抖:“……阿琢。”

  “我在。”秦琢赶紧回应他。

  刘备空茫的眼神渐渐有了焦距,他慢慢将目光回,定格在了秦琢身上,但是看到他尊敬中带着点疏离的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