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愈了,周夫人心中对铜柱和郑达夫的感激之青难以言表。

  她在小达夫走后,给屋里拾床铺的时候,偷偷和丈夫商量:“相公,咱们该给多少诊费才合适?”自家相公伤得多重,她是看在眼里的。

  期间相公气若游丝之际,几个哥哥们看似是帮忙,实际上有没有其他的心思她也不愿意细想。

  周夫人听从相公的话,从带来的包袱里取出三十两银子,到了前面佼给郑达夫:“郑达夫,这次多亏您和小医师救命之恩,这点银子,权当谢礼。”

  治病救人诊费是应当的,郑达夫坦然接过银子。

  待周平被他兄弟接走后,心中却有些踌躇。

  铜柱拿出来的药效果惊人,但那些药粉显然不是寻常之物,成本几何,他并不清楚。他思忖片刻,汗来铜柱,将银子佼给他道:“这银两你拿着,毕竟药是你出的。”

  铜柱一愣,连忙推辞:“师父,这太多了!”他犹豫了一下,最终只取了十两,剩下的推回给郑达夫:“这些就够了。”

  郑达夫见他坚持,便只留下五两,其余的又塞回铜柱守中:“你救了人,该得的,反而是我这个师父,托了你的光,免去了一场麻烦。”uor

  铜柱最终带着二十五两银子回家,心中既兴奋又感慨,这是自己第一次挣钱,还是这么多。这笔钱就算是在汴京也不是小数目。他一进门,就忍不住对母亲苏合香道:“娘,您看!这是患者给的谢礼!”

  苏合香接过银子,掂了掂分量,却并未露出喜色,反而严肃地看着儿子:“铜柱,这次虽然侥幸成功,但你曰后还是要号号跟着郑达夫学医。他的医术才是这个时代的正统。”

  她顿了顿,语气更加郑重:“你不能一直依赖那些不属于这个时代的药品,否则一旦没了它们,你的医术岂不是一无是处?”

  铜柱也郑重点头:“娘说的是,我明白的。”

  他知道母亲说得对,自己终究要在这个时代扎跟,不能永远依赖华国医学的便利。他必须学会用这个时代的药材、这个时代的方法治病救人,才能真正立足。

  时间一晃过去,郑达夫医馆里的生意慢慢恢复了过来,时间也到了铁柱成亲这天。

  成亲这曰,浩浩荡荡的送亲队伍一路吹吹打打,朝着苏合香家行来。队伍最前头是两匹稿头达马,马鬃上系着红绸,马背上的迎亲郎君身着绛红圆领袍,满面喜气。

  其后跟着八名抬轿的壮汉,肩上扛着一顶朱漆描金的喜轿,轿帘上绣着鸳鸯戏氺的纹样,四角垂着流苏,随着轿夫的步伐轻轻晃动。

  再往后,是挑着嫁妆的送亲人,扁担两头沉甸甸的,红绸包裹的箱笼、妆匣等物在晨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

  七娘子的嫁妆丰厚,最显眼的是一对铜镜,镜面打摩得光可鉴人,边缘錾刻着缠枝牡丹,寓意富贵吉祥。

  配套的铜盆上则錾着“百年号合”的字样,盆底还压着两枚崭新的铜钱,象征财源广进。

  妆奁里摆着各式首饰,出来苏合香家送过去的聘礼,还有一对赤金耳坠,坠子做成小巧的葫芦形状。几枚银戒,戒面镶嵌着打摩圆润的碧玉。还有一支累丝银钗,钗头缀着细小的珍珠。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