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无叶文学网>书库>历史军事>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 第148章 尔朱骄纵赴宫宴 子攸智设鸿门局

第148章 尔朱骄纵赴宫宴 子攸智设鸿门局

丑奴就被他一把拽下马,活捉了。

  侯莫陈崇高举丑奴,大喊:“贼首已擒,投降不杀!”

  敌军顿时溃散。

  天光乘胜进军高平。

  萧宝夤是丑奴的太傅,还想负隅顽抗。

  天光把丑奴押到城下,对守军喊话:“你们的主子都抓了,还守什么?投降吧!”

  守军一看,果然纷纷丢下武器,打开城门,把萧宝夤绑了送出来。

  关中就此平定。

  丑奴和萧宝夤被押送到都城,绑在阊阖门外示众三天。

  最终,萧宝夤被赐死,丑奴被斩首。

  宇文泰的崛起与尔朱荣的专权

  宇文泰曾随军讨伐元颢,立下战功,被封为宁都子。

  后来,他又跟随贺拔岳入关,平定了万俟丑奴的叛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魏主元子攸赏识他的才能,提拔他为征西将军,兼管原州事务。

  宇文泰治理关陇一带,对待百姓宽厚仁慈。

  百姓们感激不已,私下议论道:“要是早点遇到宇文大人,我们怎么会跟着造反呢?”

  这番话,无意中为日后北周的建立埋下了伏笔。

  然而,朝廷的局势却并不平静。

  尔朱荣屡次平定叛乱,功劳越来越大,权势也日益膨胀。

  他虽然驻守在外,却能遥控朝政,甚至在宫廷内外安插亲信,监视魏主的一举一动。

  魏主元子攸并非昏庸之辈,他勤于政务,一心想整顿朝纲。

  一天,他与吏部尚书李神隽商议改革选官制度。

  恰在此时,尔朱荣推荐了一个人担任曲阳县令。

  但此人资历不足,被李神隽驳回。

  尔朱荣得知后,勃然大怒,直接绕过朝廷,擅自调换了人选。

  李神隽又惊又怕,只得主动请辞。

  尔朱荣趁机安排堂弟尔朱世隆代理吏部,进一步掌控朝政。

  随后,尔朱荣又提出一项计划——调派北方武将镇守河南各州,以巩固自己的势力。

  魏主深知此举会加强尔朱荣的兵权,坚决不肯答应。

  太宰元天穆奉命出镇并州,临行前,他特意去见了尔朱荣。

  “天柱大将军立下大功,位居宰相,若想更换天下官吏,陛下也不该拒绝。”

  天穆对尔朱荣说道,“何况只是调动几个州官,陛下为何不答应?”

  尔朱荣冷笑一声:“陛下怎么说?”

  天穆叹了口气:“陛下说,若天柱不把自己当臣子,他自然得听您的;

  可若还认自己是臣子,怎能随意任免百官?”

  尔朱荣听完,脸色阴沉。他握紧拳头,心中愤恨难平。

  与此同时,宫中也不安宁。

  尔朱皇后性情善妒,稍有不满,便对魏主发怒:“天子是我家立的,凭什么独断专行?

  我父亲当初就该自己登基!”

  魏主冷冷回道:“若你父亲真做了皇帝,你不过是个公主,哪还能统领六宫?”

  尔朱世隆也心怀不满,私下抱怨:“兄长若早登帝位,我何至于连个王爵都捞不到?”

  魏主内外交困,既要应付权臣,又要忍受皇后的跋扈,整日郁郁寡欢。

  城阳王元徽的王妃是魏主的表妹,侍中李彧则是魏主的姐夫。

  这两人仗着皇亲身份,深得魏主信任。

  一日,元徽对魏主进言:“陛下,尔朱荣权势滔天,若不早除,必成大患!”

  李彧也附和道:“是啊,他表面恭敬,实则野心勃勃,不可不防。”

  魏主沉默良久,终于点头:“朕何尝不想?

  只是他手握兵权,稍有不慎,反受其害。”

  侍中杨侃、胶东侯李侃曦、仆射元罗等人也参与密谋,商议如何除掉尔朱荣。

  然而,尔朱荣并非毫无察觉。

  他酷爱打猎,无论寒暑,从不间断。

  每次狩猎归来,他都会画一幅《缚虎图》献给魏主,并附上奏章:

  “臣不忘武功,日夜练兵,只为替陛下扫平北方胡人,南下统一江淮。”

  他还特意提到:“参军许周曾劝臣受九锡之礼,但臣自认功绩不足,已将他斥退。”

  魏主看完奏章,心中冷笑:“表面谦逊,实则傲慢至极。”

  但他仍提笔批复,言辞恳切:“爱卿忠心为国,朕心甚慰。”

  其实这不过是虚与委蛇,以假应假罢了。

 &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