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无叶文学网>书库>历史军事>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 第218章 杨坚布势掌相府 宇文迷色离皇宫

第218章 杨坚布势掌相府 宇文迷色离皇宫

/>
  刘璆突然变了脸色,一把按住佩剑:“杨公若再推辞,就别怪刘某不客气了!”

  杨坚盯着他看了半晌,终于缓缓点头:“既如此...老夫勉为其难。”

  刘璆向来靠谄媚得宠,如今见小皇帝年幼无用,转头就巴结上了杨坚。

  这世道啊,小人果然靠不住。

  你看那内史郑译,不也是一个德行?

  这天,郑译拉着杨坚进宫,扯着嗓子对守门侍卫说:“奉诏侍疾!”

  侍卫们面面相觑,却不敢阻拦。

  谁不知道这两位是皇帝跟前红人?

  刘璆躺在龙榻上,眼见杨坚大摇大摆走进来,嘴角还挂着冷笑。

  他忽然觉得喘不过气——原来郑译的手正死死掐着他脖子。

  “你...你们...”

  刘璆的脚踢蹬了两下,再也不动了。

  “快,拟诏书!”

  郑译擦了擦手,催促文书官,“就说皇上口谕,命杨坚总督中外兵马。”

  文书官战战兢兢地写着,忽然“啪”的一声——老臣颜之仪拍案而起:“先帝尸骨未寒,太子年幼,理应由赵王辅政!

  你们深受皇恩,居然想谋朝篡位?”

  他花白的胡子气得直抖,“我颜之仪宁可做忠义鬼,也绝不作伪诏!”

  郑译阴笑道:“老大人这是何苦?”

  他使个眼色,侍卫立刻把颜之仪架到一旁。

  “他不肯签,咱们代劳便是。”

  杨坚去找颜之仪索要符玺。

  颜之仪一脸正色,说道:“符玺那可是天子的东西,自有归属。

  宰相你这是要做什么,竟来索要这个?”

  杨坚一听,顿时怒了。

  他命令卫士把颜之仪架出去,本想直接处死他。

  可转念一想,这人在民间有点威望,杀了影响不好,就把他贬去西边当郡守了。

  处理完颜之仪,杨坚就给刚去世的宇文赟办丧事。

  接着,把幼主宇文阐迎进天台,撤了正阳宫。

  还宣布大赦犯人,停了洛阳宫的修建工程。

  之后,杨坚尊阿史那太后为太皇太后,杨后为皇太后,朱后为帝太后。

  他又下令,让陈后、元后、尉迟后都出宫,削发为尼。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哎,这尉迟氏也真是可怜,最是不值得。

  杨坚给宇文赟上谥号为宣皇帝,过了一个月就把他下葬了。

  宇文赟在位也就一年,禅位后又过了一年,加起来三年,死的时候才二十二岁。

  有人就说了:“宇文赟啊,能保住脑袋,那真是天大的幸运了。”

  宇文赟有六个弟弟。

  他的二弟叫宇文赞,被封为汉王;

  三弟叫宇文贽,封为秦王;

  四弟叫宇文允,封为曹王;

  五弟叫宇文充,封为道王;

  六弟叫宇文兑,封为蔡王;

  最小的弟弟叫宇文元,封为荆王。

  汉王宇文赞快成年了,这人资质平庸又愚笨。

  杨坚把他推举为上柱国右大丞相,表面上是尊崇他,实际上他一点权力都没有。

  杨坚自己当了左大丞相,还兼任假黄钺。

  秦王宇文贽做了上柱国。

  其他的皇叔年纪都小,不能在朝廷里任职。

  幼主宇文阐正在居丧守孝,朝廷百官都自己管理分内之事,一切都听左大丞相杨坚的命令。

  杨坚心里琢磨:“这些藩王可别闹出什么变故来。”

  于是他就下令让藩王们入朝。

  他对身边的亲信说:“藩王们势力不小,要是联合起来对付我,可就麻烦了,得把他们控制在眼皮子底下。”

  亲信点头称是。

  赵王宇文招、陈王宇文纯、越王宇文盛、代王宇文达、滕王宇文逈这五个人,当时都在自己的封国里。

  他们接到杨坚的命令,心里也各有想法。

  赵王宇文招皱着眉头说:“这杨坚突然让咱们入朝,不知道安的什么心。”

  陈王宇文纯也担忧道:“是啊,咱们去了会不会有危险?”

  越王宇文盛则比较豁达,说:“既来之则安之,先去看看再说。”

  最终,他们还是都得遵从命令,准备前往朝廷。

  就这样,滕王逈等五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