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长孙智破突厥局 隋主巧施和亲策
设宴三日,亲自将长孙晟送出三十里。
可回朝后,隋主却迟迟不指定公主。
有大臣询问,裴矩笑而不答。
转眼秋风又起,染干派来的迎亲使者已在长安等了整整三年。
历史就像一条奔流的大河,三年光阴不过转瞬。
这期间发生了太多事,若一一细说怕是要说到天亮。
不过有几件大事,倒值得拎出来说说。
先说边疆战事。
史万岁将军带着铁骑横扫南宁,把那蛮族首领爨震打得没了脾气。
“将军饶命!
我们愿降!”
三十多个部落齐齐跪地求饶。
史将军哈哈大笑,命人在山崖上刻下战功,那凿石的声音“叮叮当当”响彻山谷。
朝堂上却有人嘀咕:“这般张扬,怕是不妥吧?”
杨素捋着胡须道:“武将立功,本该如此。”
南边刚消停,桂州又闹起来。
周法尚提着长枪对阵俚族首领李光仕,两军阵前尘土飞扬。
小主,
“李光仕!
现在投降还来得及!”
周将军声如洪钟。结果不出三日,叛军大旗就被踩在了隋军铁蹄下。
朝廷派了令狐整去镇守,这才算安定下来。
外患刚平,内忧又起。
汉王杨谅带着大军东征高丽,却灰头土脸地回来了。
“陛下恕罪...”
杨谅跪在殿前,盔甲上还沾着关外的泥土。
隋主摆摆手:“罢了,那高丽王既然遣使谢罪,这事就翻篇吧。”
宫里更热闹。
晋王杨广调去扬州,秦王杨俊接任并州总管。
这位秦王啊,打仗不行,享受倒是在行。
后院里莺莺燕燕养了一堆,把正妃崔氏气得直跺脚。
“王爷若是再往西院跑...”
崔妃把玩着手中的甜瓜,眼里闪着寒光,“可别怪妾身不客气。”
果然没过几天,秦王就捂着肚子在床上打滚。
太医诊断是中毒,源头正是那个削了皮的甜瓜。
杨素在朝堂上急得直搓手:“陛下,秦王毕竟是您亲儿子啊!”
隋主却冷着脸:“周公连亲兄弟都杀,朕难道还不如古人?”
这话把满朝文武都噎住了。
等秦王病得只剩一口气,隋主才勉强给了个上柱国的虚名。
没过几天,秦王府就挂起了白幡。
知情人都摇头叹息:“这般活着受罪,倒不如死了痛快。”
鲁公虞庆则有个心爱的小妾,这女人不知天高地厚,竟与长史什柱勾搭成奸。
这日虞庆则刚从军营回来,就撞见两人衣衫不整地在后花园私会。
“老爷饶命!”
小妾扑通跪在地上,浑身发抖。
什柱却眼珠一转,抢先道:“鲁公容禀,是这贱人勾引下官!”
虞庆则气得脸色铁青,正要发作,忽听什柱阴恻恻地说:“不过鲁公近日在军中收买人心,莫非真要造反?”
“你血口喷人!”
虞庆则拍案而起。
可没过三日,隋主就收到密报,说虞庆则意图谋反。
这密报自然是什柱的手笔。
刑场上,虞庆则仰天长叹:“我堂堂大将,竟死在小人手里!”
刀光闪过,什柱却站在监斩台上冷笑。
不久,这奸贼果然受封柱国,好不风光。
此时凉州城里,宜阳公王世积正与皇甫孝谐在军营对饮。
“将军近日气色极佳,怕是要有大造化。”
皇甫孝谐举杯试探。
王世积大笑道:“昨日倒是有个游方道人,说本将军有帝王之相。”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三日后,隋主案头就摆着皇甫孝谐的奏折:“王世积谋反,连皇后的人选都定了!”
隋主看罢奏章,气得将茶杯摔得粉碎:“来人!
速召王世积回京问罪!”
可怜王世积还在路上,就被押赴刑场。
与他交好的元旻、元胄也被牵连罢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