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吕鹏

的少年郎,在经历了朝堂的磨练后,看上去要严肃冷漠了许多。

  但在年少的玩伴,以及能够庇护一方水土,使其在风浪频繁、资源匮乏的东瀛之地,获得稳定丰收的鬼神面前,吕鹏还是会松开眉头,流露出几分当年的神态。

  毕竟,

  时移世易,

  他的朋友已经越来越少了。

  “我还没有足以称王的功绩,所以还要再等待机会。”

  听到水伯的话后,吕鹏并没有摆出一副“忠臣”的态度,指天画地的发誓自己绝没有篡逆之心。

  他只是很平静的告诉对方,“我虽然有姜齐的血脉,可时隔数百年,还有什么说服力呢?”

  “何况当年田氏代齐,耗费了数代人的精力,使得民心顺从,根本稳定后,才能逼迫康公退位。”

  “我何德何能,可以居于上位,而不担心后果呢?”

  吕鹏征夷大将军的身份,是通过政变得来的。

  在那位荒唐到亲近倭人的齐王因为喜爱鱼脍,而腹中生虫,在钻心疼痛中去世后,早就在私底下串联好了同伙的吕鹏,果断的采取行动,让东海沸腾,让齐国燃烧了起来。

  他废掉了齐王临死前立下的继承人,拥立了另一位年幼的王子,自居摄政。

  随后不久,

  小齐王册封他做了征夷大将军,令其开府治事,并赐下了“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等等特权……

  但这一切

  已经让吕鹏感到不安了。

  他知道,

  自己在齐国内部虽有一定的声望和功绩,但还不足以获得这样的待遇。

  当年那些人之所以寻找到吕鹏,也不过是想要一个既有冲劲,又有实力的带头人罢了。

  等到齐王的乱政得到纠正,小齐王成为他们的傀儡后,

  这些人便飘飘然起来,认为吕鹏应当感谢自己的拥戴和推举。

  吕鹏对此,心里是知道原因的。

  拔苗助长,即便有所成效,但根基浅薄,又怎么能抵挡得住风霜雨雪的侵蚀呢?

  未来又怎么会壮大长久呢?

  所以,

  在当上征夷大将军开设幕府之后,

  吕鹏小心谨慎,开始了属于自己的集权之路。

  他向北征讨那些可恨的倭人,夺取更多的土地,并制定明确的法令,将倭人作为奴隶——

  这些一旦被驯服,便会显露出莫名狂热的蛮夷,天然是为诸夏君子做奴隶的好来源。

  只是他们的野性,让驯服他们的过程,显得有些难度。

  不过没关系,

  吕鹏对倭人的厌恶和排斥,让他在驯化这些类人生物上,有的是手段和力量!

  他用“倭人非人,乃牲畜也”作为理由,从中原引进了先进的劁猪技术,对其进行严格的绝育工程,然后再把倭奴作为东瀛特产,出口到汉朝。

  汉朝的贵人们对这些来自海外的,身材低矮的奴仆,颇为好奇。

  秉持着“物以稀为贵”、“别人没有我却有”的原则,

  齐国对汉朝的出口贸易,在这些年里得到了增长,为齐国开辟了新的财源。

  这让齐人拓土攘夷的动力,也变得更加充足了。

  但仅仅针对倭人,只能让吕鹏巩固自己的地位,做个名实俱在的大将军。

  他还需要更大的功绩,才能够推翻田齐的宗庙,重立姜齐的社稷。

  “我听说吴国近来对汉朝不是很恭敬,我打算出兵征讨它,以示对天子的尊重。”

  吕鹏这样对水伯说道。

  闻言,咸鱼在水面上翻了身:

  “啊?”

  “你要搞尊皇攘夷?”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