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拦路打劫

  在下曲阳城休整三天之后,刘宏继续带兵北上。

  两天后,公孙瓒麾下大将王门,带着一队骑兵与公孙度一起,在前往幽州的路上见到了刘宏。

  公孙度的年龄和公孙瓒相仿。

  他身材魁梧,但精神看起来却略显萎靡。

  见到刘宏,公孙度直接双腿一软跪在了地。

  “罪臣公孙度拜见陛下。”

  刘宏看了公孙度一眼,见公孙度整个人颤抖着趴在地上,刘宏最终发出了一声轻叹。

  “起来吧,你和朕详细的讲一讲,辽东战局到底是怎么回事?”

  公孙度不敢怠慢,起身之后就连忙对着刘宏一五一十的说道:“高句丽人最近这段时间经常与辽东发生摩擦,我对高句有人有提防,很早就派遣麾下大将阳仪率领三千名精兵驻守在边境附近。”

  刘宏轻轻的点了点头。

  东汉末年,辽东最开始总人口大概只有十万人。

  公孙度手上的兵马加起来不到一万。

  他能派遣三千精锐驻守边境,说明公孙度对高句丽人是很重视的。

  在战略上,公孙度并没有判断失误。

  “几个月前,高句丽人不宣而战,将近五万兵马突然越过了边境。因为寡不敌众,我麾下大将阳仪和三千精锐士兵,最终全军覆灭。”

  说到这里,公孙度的一双眼睛中止不住的出现了许多泪花。

  不管是阳仪还是三千精兵。

  他们面对数量众多的高句人,即便全军覆灭也没有后退半步。

  如此大好的儿郎,全部战死。

  这让公孙度每一次想起他们都觉得心痛。

  “阳仪等人全军覆灭之后,高句丽人杀进了辽东。”

  “我一边组织抵抗,一边求援,并且组织百姓后撤。”

  “可惜,还是晚了一些,辽东有将近三万没有来得及撤离的百姓死在了高句丽人的屠刀之下。”

  说到这里,公孙度止不住老泪纵横。

  辽东一共只有八万多人。

  高句丽人直接屠戮了三万人,快要杀掉一半辽东人了。

  作为辽东太守,公孙度没有做到保境安民。

  最近这段时间,公孙度一直都生活在愧疚之中。

  “我率领残兵决定死守辽东,一方面拖延高句丽人的推进速度,一方面等待援兵。”

  “但我没有想到,高句丽人中有一支精锐实力极强,交战的第一天,我们即便借助了襄平城的城墙,也战死了三成军队。”

  “三成?”

  刘宏身边众人情不自禁的对视了一眼。

  辽东军借助城墙,首日战死三成军队,这战斗未免太激烈了。

  “我们无能,只坚守了三日,城就破了。”

  说到这里,公孙度又羞愧的低下了头。

  曹操见状,正想要说点什么,却听王门在一旁轻叹了一口气,讲道:“陛下,襄平失守真不能怪公孙太守等人,他们已经尽力了。”

  “公孙太守的长子公孙康率兵与高句丽人进行巷战,最终力竭而亡。公孙太守的次子公孙恭,为了掩护襄平城中的百姓后撤,率领公孙家男丁和百名士卒在襄平西城门附近死战不退,最终无一幸免。”

  “另外,公孙太守的母亲、妻女,也都没有逃出襄平。为了避免被俘受辱,公孙太守家的女眷,全部引火自焚了。”

  听完王门的话,刘宏等人全都动容了。

  刘宏更是第一时间翻身下马,亲自将公孙度搀扶了起来。

  “公孙太守,你受委屈了。”

  “朕可以在这里向你保证,这一次朕一定覆灭高句丽,抓住朴昌,让你亲自处决他。”

  公孙度闻声,又连忙对着刘宏躬身一拜。

  “公孙度拜谢陛下。”

  重新站直身体,公孙度深吸了一口气调整好了情绪,说道:“陛下,高句丽人中突然冒出来的那一支精兵,名为王幢兵。另外高句丽人还有数量众多的铁甲骑兵。”

  “王幢兵?”

  一侧,李到听完公孙度的话,止不住的发出了一声惊呼。

  作为穿越者,李到知道高句丽的王幢兵应该不是这个时代的产物。

  王幢兵应该出现在隋唐时期。

  刘宏听到李到发出来的惊呼声,忍不住扭头看了李到一眼。

  “你知道王幢兵?”

  李到愣了一下,连忙摇了摇头。

  “末将只是觉得这个名字有些奇怪。”

  公孙度看了刘宏和李到一眼,就又接着说道:“乌桓人和鲜卑人与高句丽人有勾结,在高句丽人对辽东用兵的同时,乌桓人和鲜卑人同时出兵边境,将大军屯在了幽州的北面。”

&ems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