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找到商机

  云澜县城内,还没有出现蜂拥而至的游客。

  毕竟是小县城,这里的人依旧过着慢节奏的生活。

  马路上最多的交通工具就是自行车。

  做小本生意的还是挺多的,不过因为这个时期的工业不发达,商店里和马路上很少有工业产品。

  大部分都是县郊区或者是城中村的农民自产自销的农产品。

  而像大杨叔这种能嗅到收废旧的商机,实属不多见。

  很多人都认为在县里收破烂的营生是被人看不起的行业。

  可是大杨叔却劲头十足。

  见李国庆对三轮车感兴趣时,小声问道:“你想买三轮车?该不会也想在这里摆摊吧!看你一副知识分子的样子,这种苦你吃不了。”

  李国庆摇头道:“我只是问问,没钱买。”

  大杨叔把称好的水果递给李国庆后,看了一下身旁后用手挡住嘴巴。

  低语道:“如果你想要,过几天我给你弄一辆,一百块钱就行,你要不要?”

  李国庆听到后,惊讶道:“什么?二手的还要一百块钱?”

  “嘘!小声点,如果你真想要,开个价,合适的话给你搞一辆。”

  李国庆不知道二手三轮车大概值多少钱。

  于是随口说道:“三十,行吗?”

  “什么?你是逗我玩呢?三十?诚心要,你就给个合理价。”

  其实,李国庆口袋没有三十块钱,要等到下个月的十号才能领工资。

  他只是随便应付一声,知道行情而已。

  “我真的给不了价了,我真没钱。”

  看着李国庆为难的样子,大杨叔只好说道:“这样,看你从乡下来也不容易,我这么跟你说吧,五十块钱,如果你要我就帮你去搞,怎么样?”

  五十块,相当于他在糖厂一个半月的工资。

  这比去买新的一百五可便宜多了。

  拉货的时候把边轮装上,不拉货的时候,就是一辆自行车。

  李国庆心里还是很期待,有这么一辆多功能“私家车”的。

  他想了一下后,说道:“我下个月再买行吗?我现在手里没那么多钱。”

  大杨叔打量李国庆后说道:“行,看你这么老实,给你一个月的时间,一个月内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如果超期,我就卖给别人了。”

  接着,大杨叔指着远处的一个山坡说道:“你看到那里没?那是我收废旧的地方,到时候你去那里找我就行。”

  李国庆没想到,此次来县城居然让他找到门路买自行车。

  不管这么多,先预定,即使穿越回去了,也能为李家添置交通工具。

  趁着这次到县城的机会,他要多看看有没有对路子的发财门路。

  和大杨叔道别之后,趁着天还没黑,赶紧按照文件上的地址,找到了报到的地方。

  办事员看着李国庆提着大包小包的,瞄了一眼后问道:“请出示介绍信。”

  这个年代,开会住宿都需要提供介绍信。

  这么说吧,可以没有身份证,但是绝对不可以没有介绍信,要不然是不能去到对口单位的招待所。

  李国庆拿出厂里给的一个牛皮纸信封,从里面拿出介绍信,还有粮票。

  就这样,李国庆被安排到了招待所。

  学习的地方在招待所旁边的培训学校。

  这里算是云澜县比较中心的地方,可以说是最热闹的地方。

  李国庆对培训的内容不感兴趣,翻看资料的内容,他一下子就学会了。

  他觉得这么简单的知识,不应该用一个月的时间来培训。

  不过为了许厂长、老支书和李富贵的嘱咐,他还是硬着头皮听课。

  不过,在课余时间,他经常往人多的地方转。

  他对发家致富信心十足,当在县里闲逛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商机。

  这里吃公家饭的人,不仅对农产品感兴趣,对工艺品也感兴趣。

  比如竹筐、竹篮子、花篮、簸箕、果盘这种东西,而且价格还不低。

  下岗村有很多竹子,也有会编工艺品的老人,不过都是自己编给自家用。

  加上处在边远地方,缺少销售的门路,所以就一直没有批量生产。

  没想到在县里成了香饽饽,他赶紧上前打听价格。

  还真别说,费用也不便宜。

  如果把一整车拉到县里卖那也能赚不少钱。

  他问老板,哪种货比较畅销。

  老板指着篮子和果盘,说这些是普通家庭里都需的。

  随即,李国庆就花钱买了一个篮子和一个果盘,带回了招待所。

  和他一起参加培训的糖厂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