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70

‘追随’你的,你把我当自己人用吧。”

  沈持想了又想,终于说道:“走,一块儿去吧。”

  赵蟾桂确能张罗事儿,日后他若真走上仕途,这孩子是个好随从。且又是知根知底的用着放心,应当留住人的。

  沈山父子看到有人陪同沈持一道去省城看榜,这才简略叮嘱一二句话后放行。

  沈持照例去熟识的马厩租了一匹马,他跨上马出城而去。到半路回头一看,赵蟾桂紧跟着他呢,那毛驴并不喘气,跑起来比上回轻松许多。

  看来它习惯了。

  一路逐日追风,恰晌午时分便进了秦州省城。

  然后,他俩人傻眼了。

  二十来天没来,城中处处是镀金挂银的豪车——装饰奢华的马车在转悠,还时不时有尖叫声、大笑声传过来。

  “举人小老爷,这是?”

  沈持:“看这阵仗,说不定是城里的贵人们在榜下捉婿呢。”

  当朝高门求婿少问阀阅,达官显贵愿意求贤才——科举高第者,每届桂榜放榜时,贡院门前的黄榜下往往成为贤才集散地,这时候有待嫁女的大户人家便会把家中的马车装饰一番,赶着到榜下捞人,是为榜下捉婿。

  不过贵人只是有钱有势并不是傻,什么香的臭的都往家里捉,他们更钟爱年少貌美的举子,比如像沈持这样的,就危矣。

  今日五更天一亮,贡院大门缓缓打开,四个衙役抬着黄榜出来,冲在最前头的人扯破喉咙高声大喊:“放榜了,放榜了。”

  三年才出一桂榜。

  系着多少秀才读书人的青云梦。

  士子们挤作一片黑压压往前面涌,有准备动手捉婿的旁观者问:“秦州府三千士子,不知谁被点中解元?”

  他一连问了好几遍。

  “三千士子取一二十人,”有人突发狂笑:“莫说解元,就是考中孙山的家中已是儿孙满堂,是老翁啦,捉不得呀。”

  这时候十名报喜官骑马从贡院的大门出来,最前头一人打着旗子,戴红缨礼帽,手拿铜锣,他一边骑马飞奔,一边敲锣,高喊:“捷报贵府老爷沈讳持高中秦州府乡试头名解元,京报连登黄甲。②”

  他是要到禄县的沈家去报喜的。

  第65章

  “沈老爷!”

  “沈老爷高中解元!”

  “……”

  报喜官路过之处, 引来街肆上一片排山倒海的狂呼,震得他的马都在打颤。尽管看热闹的百姓未必清楚沈持是哪一个。

  由报喜官从省城一路敲着铜锣喊着捷报将喜讯送至家中,让十里八乡都知是谁家的读书人高中桂榜头魁, 是解元的风光之一。

  然而桂榜之上,无论中的是解元还是占了末名次的孙山, 以后都是镶金边的举人大老爷,能做一些边角料的官, 在待遇和名次上没有分毫差别,因而也是要给足风头的。

  桂榜张贴出来之后, 主考官李叔怀还要在秦州府知府等一众官吏的陪同下, 登上贡院正殿的明远楼, 为考中的举子唱名。

  咚!咚!咚!

  五更末,三声鼓鸣之后, 墙垣高耸的明远楼上, 挂着“明经取士”的匾额下面,穿绯色官袍的朝廷大员李叔怀肃然而立, 他身后站了一群穿青袍绿袍的各品阶秦州府的官员。

  绯、青、绿, 那是士子读书人的荣耀加身的颜色, 是他们梦寐以求的功名的具象。

  仰望着那片官袍,前来看榜的读书人瞬间安静下来。

  李叔怀环顾众人,他手中拿着桂榜名录,亲自唱名。

  此届秦州府乡试共录取举子二十一人, 他从孙山之名次开始念起:“秦州府XX县XXX高中乙卯科第X名次, 贺!”

  被唱名的士子听到后, 浑身战栗,哽咽着朝明远楼深深一揖,久久直不起身来。直到同年们——一同考中的士子, 前来恭贺,他才又哭又笑:“我中举了,我中了……”

  “……”

  “庆州府抱璞县黄彦霖高中乙卯科亚元第六名,贺!”

  当朝桂榜从第二名至第六名称为亚元,不过朝廷分给各省的新科举子没有定数,像京兆府录取举子人数多的,到第十名都为亚元。

  “……”

  “秦州府秦州县汪季行高中乙卯科亚元第一名,贺!”

  他念到这里时,底下听榜的士子刹那间变得落针可闻。方才报喜官骑马出贡院时太过于喧嚣,他们甚至没听清楚他们喊的是谁。

  或者说不是他们没听清楚,而是“沈持”这个名字,很多人听了不服气,不肯相信是他罢了。比如吴凤中和陶滔,前者这次中了桂榜第十六名,想起之前发的毒誓,乡试考不过沈持的名次他倒着走回去……又沮丧又后悔,嘴里文骂个不停,后者则落了第,精神恍惚。

  他们在心里下意识地抗拒:怎么会是他,不可能是他,肯定是我听错了。

  心存万一的侥幸,就等着唱名呢。

  李叔怀清了清嗓子,高声念道:“长州府禄县沈持高中乙卯科头名解元,贺!”

  是沈持,解元郎是他。

  伴随着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