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无叶文学网>书库>都市青春>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 第126章 魔方的宣传

第126章 魔方的宣传

魏泽涛摇摇头说道:“没有,见的是明报另外一位创始人,叫做沈宝新,我是跟他商谈的一些合作内容。

  后来我跟这位沈宝新闲聊了后才知道,现在的明报,金镛不负责管理,就是埋头写小说,一天要写2000字出来,头发都掉了很多了。”

  “2000字?”杨文东点点头,说道:“的确挺费劲的,一天2000字?”

  现在的文学跟几十年后的网文还是完全不一样的,单论质量、内容深度、文笔、故事描述等角度来看,金镛写出这2000字,恐怕比网文中的三五万字还要费劲的多。

  魏泽涛笑说道:“差不多吧,明报现在就是依靠这新刊登的《神雕侠侣》来卖报纸的,他们也才初创,现在连记者也没几个,报纸上也没什么内容,谁去买明报不是为了看小说啊?

  如果哪一期上面没有小说内容,那根本就没什么人买,就是我们向它买广告,也是要求当期必须要有2000字的小说内容的,估计其他商家也是一样的。”

  杨文东点点头,说道:“的确,这报社行业想要做好,没那么容易的,小说也只是点缀,终归还是要靠新闻内容,才能长期做大的。”

  魏泽涛也道:“是啊,不过,金镛的小说很多人都喜欢看,只要在连载的这一两年慢慢的培养新闻团队,将新闻内容做好,那说不定这报纸也就成了。”

  “嗯,如果资本不足,这个方法,的确是最佳方法了。”杨文东也同意这个观点。

  明报在历史上就是这样成功的,先靠着小说内容以及金镛本人的名气,将明报的品牌给立起来,然后就是跟正常报纸一样做新闻,加上金镛本人影响力巨大,最终还是成功了。

  这种招数别人是复制不了的,香港的其他几家报社,也都是靠着强大的资本,先砸进去做团队、做内容再做渠道,靠着金钱开路、花费了很长时间,但最终成功的也是寥寥无几。

  而真正从资本层面获利的更是寥寥无几,不过,很多大资本做报社,也并非为了盈利,大部分要么是为了有了报纸可以推销自己的产品,要么就是为了“喉舌权”。

  魏泽涛笑说道:“别人可复制不了的,这香港的小说,还是他的最好看。”

  “对。”杨文东自然也赞同。

  魏泽涛又说道:“杨生,那您看看这内容与价格行不行?行的话,我们就准备就这么打广告了。”

  “价格我也不太清楚,跟同行比起来怎么样?”杨文东看着纸上的数据,反问道。

  魏泽涛回答说:“如果看销量对比的,明报比起其他报社也差不多,在有小说的时候,它们一天能卖掉上万份,购买的群体,倒也算是收入不低的人群,跟我们魔方的客户倒也匹配。”

  “行,那就没什么问题。”杨文东又看了下内容,笑说道:“这个宣传内容,还包含了香港大学数千人没有破解的玩具,不会得罪人家大学吧?”

  “不至于。”魏泽涛摇摇头说道:“只要不是凭空捏造事实即可,我也跟杨教授说过,他也说这没什么,不过让我也把中文大学的名字也给加上去了,这也是事实,这段时间中文大学那边其实也有很多人在玩魔方。”

  杨文东笑了笑,说道:“拉同行下水,可以.”

  魏泽涛又说道:“除非,有人在短时间内破解了这个问题,那对于这两个大学来说,就算有点丢人了;如果长期没有,甚至其他海外大学也破不了,那谁也不会当回事了。”

  “那应该没问题。”杨文东放回手上的文件,说道:“就这样吧,先通过明报宣传一波。”

  “好。”魏泽涛收起文件,随后又说道:“其实沈宝新还跟我说了一件事,他说我们通过明报来宣传,绝对成本最低效果最强,因为明报的报纸,是周转率最高的。”

  “周转率?”杨文东没听明白什么意思。

  魏泽涛解释道:“就是一个人买了报纸,看完后会给其他人,这在报纸行业乃至书刊行业都很常见;明报主要就是靠小说,而喜欢小说的人很多,但一般十个人有一个人买就够了。

  所以表面上一天一万的销量,但对于广告商来说,能够看到的顾客可能比其他报纸同样一万份销量要多不少。”

  “这倒是有点道理。”杨文东听完后也很认可。

  他还记得自己上学的时候,全班不少同学都喜欢看《昆仑》与《搜神记》两本小说,那时候的价格是一本书5块,作为学生每人都买就太奢侈了。

  于是全班一人出几毛钱,各买一本,再一个人一个人的看;只不过因为大家都等不及,于是就把书给撕了,然后一张一张的看.

  魏泽涛又说道:“沈宝新故意透露这个事,但收费却又正常,其实也就是想收获广告商的好感了。”

  “很聪明的策略。”杨文东笑了笑,说道:“他们明报想要做大,就是需要广告费,然后反向培养新闻团队,所以这明报也不仅仅是靠着金镛的小说能力啊。”

  虽说金镛的小说很厉害,但明报能够发展成全港最大的报社之一,绝对不可能是仅靠小说的。

  魏泽涛点点头,说道:“他们以后做大了,对我们也有好处了,我先去联系他们,过几天就可以登报了。”

  “行。”杨文东点点头,说道:“我也已经与赵成光说过了,他会将魔方送到全港的很多小店之中,也包括一些大商场。”

  之前的粘鼠板,上不了台面,所以只能走低端销售渠道,一般的商场,是不可能卖这玩意的,也没人会去商场买这玩意,甚至就算是在前世,大超市都不会出售这种东西。

  便利贴的特性是给办公人群使用,并非民用品,因此香港这边大部分是长兴实业直接对接的,给赵成光的也只有少数。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