蓟州城不是首都,没有高大的内城墙,外面的喊杀声逼近的飞快。
完颜吴乞买脸色大变,一边向后疾退,一边厉声大吼:“杀了他!杀了他!”
他为什么觉得今晚是绝好的机会?
因为自己在城内的武力占据绝对优势!
作为臣子,完颜兀术只被允许带一个谋克的护卫入城,就算全是精锐也翻不起什么大风浪。
可听外面的动静,这哪里是一百人的声势?至少有上千人!
换句话说,兀术在城外的军队,进城了!
“完颜斜也......”
吴乞买再次想起了之前的那个猜测,这回算是彻底确定了。
堂中禁卫足有百人,得了大汗的命令立刻朝兀术三人杀去。
兀术身边的两名随从却比他们更快一步,护着主子向大门方向冲去。
事发仓促,禁卫军没机会去换长兵器,雪亮的钢刀看着唬人,但砍在对方的重甲上却只见火星飞溅,一时根本造不成任何致命伤害。
反观兀术三人,人手两柄铁骨朵所向披靡,显然是早有准备。
宋代冶铁技术大发展,尤其是冷锻法出现之后,重甲对刀剑等短锐器的防御力大增,反倒是更原始的钝器近距离搏斗更好用。
因为即便破不了甲,冲击力也能砸断骨头、震碎内脏,这也是北方少数民族钟情狼牙棒之类兵器的原因。
并不是他们造不出质量过关的刀剑,这类武器耗费的铁料反而更少。
“换锤!”
眼看兀术三人就快要冲到门口,之前拦住他们检查的那个侍卫头领一边高喊着下令,一边也从背后抽出了两柄小锤。
这玩意对重甲兵来说是常规装备,每个人都是随身携带的。
可惜他的反应还是慢了一步,“轰隆”一声响,城主府前堂的大门被从外面撞开,数百全副武装的士兵涌入,瞬间就将要追杀的目标裹了进去。
是兀术的援兵到了。
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堂中乱做一团。
原本挤在一处的仆役、婢女尖叫着四散而逃,混在他们当中的武从文趁机靠近了目标......
“杀!”
没有任何鼓动,没有丁点儿废话,完颜兀术嘴里冷冷吐出一个字。
手持军中制式装备的士兵应声而动,紧密排列的长槊齐齐向前刺出。
刚刚弃刀换锤的宫廷禁卫,面对碾压性的装备差毫无还手之力,瞬间惨叫着倒下了一层。
别被某些影视剧骗了,好像面对全身重甲,除了钝器以外的所有兵器都是摆设。
咱们不去讨论所谓的细节、数据,就说一点,真要是那样,为啥宋代以后的军队不全员装备斧头、铁锤呢?
事实情况是,防御力更好的盔甲只是让刀剑这类短兵器变成了防身副武器,长枪、马槊这类重型刺杀武器仍然是战场主力!
道理很简单,自身重量叠加长杆带来的冲击力,配合锥形的破甲设计,捅在身上啥铠甲也挡不住。
而且其尖端大概率会自然滑动到甲片之间的缝隙处,直接就是个对穿。
要问为啥不用没有缝隙的板甲?
抛开成本方面的考虑不提,那玩意儿的灵活性实在太差了!
不信自己找几块厚纸板,剪裁一下绑在身上试试,走路都他妈别扭,别说跑了。
也就只有在中世纪欧洲那种小国林立的情况下,才会出现那么奇葩的东西。
因为参战人数少嘛!又用不着大范围机动!
放中国试试?
动辄成千上万人的厮杀,正面打不死你,还不能绕到你背后下手?
等你转过身来,老子早他妈捅你好几下了!
什么?后背也是铁罐头?
想过那得多重吗?有几个变态能扛得起来?
偶尔碰上几个,再换钝器不就得了?!
话题又绕了回来,为啥不直接全员装备钝器?
所谓“一寸长一寸强”,你武器再牛逼,打不到人有个毛用!
把重斧、重锤也加上长柄?
那他妈得多重?得多用多少宝贵的钢铁?
因此综合各方面考虑,以及长期实战的检验,即便是在中世纪的欧洲,长杆刺杀类武器仍然是战场上的主力!
又扯远了,赶紧扯回来哈。
完颜吴乞买做为大金国正儿八经的皇帝,保护他的自然不会只有堂中这点儿人手。
只是驻防城主府外的人马被打了个措手不及,这才让兀术的部队冲进来一半。
等他们反应过来之后,立刻就和敌人杀成了一团。
可惜先机已失,一时半会儿哪能突破留下断后的敌阵,根本没机会及时救驾!
&emsp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