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无叶文学网>书库>都市青春>墨染民国> 10、银角子

10、银角子

 不过等十年后,到1926年,物价就翻倍了,薪水也会涨。

  当然这是上海的物价,在偏远地区,银元的购买力很惊人。

  此时通讯不便,交通也不方便,大家出门办事都趁早,因此到下午两三点,就没有大老远来找桑景云写信的人了。

  倒是有一些住在县城的人,过来找桑景云帮忙写信。

  桑景云态度好,写完信还会给人读一遍,不像有些读书人,他们拿着钱去请他们帮忙写信,多说几句人家就嫌弃,写完了他们都不知道信上写的东西是对是错。

  “我还要再写点,你只管帮我写,写完了我给你算钱。”一个中年妇人说完,又絮絮叨叨开始说家里的事情,让桑景云全都写上去。

  这妇人在县城码头附近经营着一个茶水铺,赚的不多,但生活也算宽裕,多花几个铜板给在外地求学的儿子写信,对她来说算不得什么。

  桑景云也求之不得,这大婶不愧是做生意的,特别会说,桑景云都不用帮她组织语言,直接将她说的写上去就行,这钱赚得很轻松。

  这大婶说了许多,一口气让桑景云写了四张信纸,足足有一千多字,她还买了一个信封,让桑景云写好收信地址。

  等拿到信,她喜滋滋地给了桑景云一个银角子:“这钱给你,不用找了。”

  “这太多了。”桑景云道,这银角子,大概值十二三个铜板。

  那大婶道:“不多,我以前找人写信,人家收得更多,还不乐意按照我说的写,而且我们都是老相识了,你小时候,你爷爷常抱着你,到我铺子里喝茶。”

  这大婶说完就走。

  桑景云目送她离开,知道她这么做,应该是想帮衬自己。

  下午,除了这大婶的信,桑景云还写了十封信,桑景英写的信要少点,也写了七封,加起来十七个铜板,加上上午赚的,一共二十九个铜板。

  大婶的这封信用了四张信纸一个信封,要给洪掌柜五个铜板,他们这一天,也就挣了一个银角子,外加二十四个铜板。

  这钱不算少,桑景英眼睛都亮了:“姐,我不去考珐琅班了,以后跟你一道代写书信吧。”

  桑景云哭笑不得:“你还是去考珐琅班吧,将来说不定还能开个珐琅厂。”

  学了做搪瓷的技术,总归有点用处,当然,若是桑景英去试过之后,发现自己不想做这个,她也会想法子帮桑景英找个别的工作,或者送他继续上学。

  至于代写书信,代写书信没有前途,不是长久之计,即便是她自己,过些日子也是要另寻出路的。

  时间不早,桑景云就跟洪掌柜告辞,准备回家。

  “你们稍等。”洪掌柜拿出一叠裁剪好的牛皮纸:“铺子里的信封不够卖了,我打算请人帮忙糊信封,这活儿你们可要做?”

  糊一百个信封,给一个铜板,这钱不多,但因为信封是裁剪好的,糊起来不难,所以价格也算合适。

  桑景云欣然接受了这个工作,拿走了够糊三百个信封的纸。

  虽然只能赚三个铜板,但蚊子腿再小也是肉。

  更何况此时的铜板,购买力尚可,三个铜板已经能让他们家,吃到还算不错的菜肴。

  桑景云带着桑景英直奔海货店,花一个铜板买了一块咸鱼,又花一个铜板,买下一条干海带。

  在县城,一个鸡蛋就要一个铜板,巴掌大沉甸甸的一块咸鱼,也卖一个铜板,在桑景云看来,买咸鱼极为划算。

  海带也便宜,一条干海带泡开有很多,可以吃很多顿。

  桑景云还想买点豆腐,一个铜板能买一斤半豆腐,豆制品营养也好。

  但如今天气热,豆腐不好保存,因而豆腐店只在上午出售豆腐,下午是买不到豆腐的。

  回家时,桑景云走得极快,唯恐天黑前不能到家,同时也跟桑景英商量,让他跟家里汇报时,只说今天赚了二十个铜板:“景英,我怕爹知道我们赚得多,又起了买大烟的心思……那银角子我们悄悄给奶奶,不告诉其他人。”

  桑景英觉得有道理,答应下来。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