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无叶文学网>书库>历史军事>蜀汉之庄稼汉> 第1025章 平乱

第1025章 平乱



  因为这样可以让难民看到希望。

  就算真正开始有动作可能要等到明年开春,但只要让他们看到这个希望,他们也愿意等下去。

  而不是轻易受人蛊惑,躁动作乱啥的。

  而这一份信任,又是以汉军在庇护他们的同时,还给他们分出口粮的举动赢来的。

  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可不是嘴上说说,而是要实实在在的行动。

  每个朝代前几十年的决策者,他们的行事风格,都会对国家的将来,产生深远的影响。

  就算是同为大汉,前汉与后汉,给人的印象也是迥然不同的。

  高祖皇帝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后面几位皇帝又在郡县制的基础上,在全国推行乡里制度,让前汉对基层的控制力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所以前汉才能拥有那么强大的军事动员能力,给后世两千年划出了疆域的基本范围。

  如果说前汉是一个开拓者,那么后汉就更像是一个守成者。

  光武皇帝在平定天下时,不但过度依赖豪强地主,而且为了攻下城池,甚至曾答应军队入城后实施抢掠。

  后果就是中央对地方控制力的削弱,同时军事实力更是难以比得过前汉。

  前汉把河西走廊纳入朝廷直辖范围,后汉用了百年时间,都未能平定凉州羌胡之乱。

  至于到了季汉,忠义立国,已渐成根基。

  忠且不说。

  义者,威仪岀于己,故从我;从羊者,与善美同意。

  有威仪而行善美之事,义矣!凉州军驱贼人,除暴虐,废重税,庇百姓,给口粮,分田地,可谓义。

  冯刺史位高权重,不但是军政主官,同时还领征西将军之职,出征时有假节之权,可代天子行事。

  所以他眼下所做的一切,就是代表汉家天子之意。

  也就是说,只要大汉能真正收复河东,河东百姓就能盼来好日子——至少是比以前过的日子要好得多。

  除非汉家天子不要脸皮,出尔反尔,不怕别人戳脊梁骨骂。

  (注:晋以前,使节没有区分层级,“假节”、“持节”、“使持节”、“假节钺(或“假黄钺”)”,都是同等地位,表示代表皇帝不分大小,只有礼仪上的区别。)这也是冯刺史不怕那些另存居心的人煽动的原因之一。

  论起巧言令色,堂堂冯鬼王,他怕过谁?“君侯说的是,我们确实不用担心那些小股流民,但远一些的地方,也有人拉拢了万数以上的乱民。”

  “嗯?”冯刺史微微侧过头,看向石苞,“怎么说?他们不愿意?”

  石苞点点头:“对,我们找人传了几次话,但都没有回话。”

  冯刺史目光一闪:“他们背后呢?有没有人支持?”

  “说不准。”

  “没有回话的贼人,哪一股势力最大?”

  “东垣县,那里有一股乱民,号称有十万,据县城而守。”

  不得不说,石苞虽说是被称为好色薄行,但在冯永看来,还不如说是细行不足更恰当一些。

  更重要的是,其才经世务,颇有可观之处。

  只是东垣的乱民号称十万人……老子在整个郡的范围收拢了这么久,才收拢到四十来万人。

  你这么简单就能聚集十万人?

  那凉州军岂不是连乱民都不如?你看我能不能唬得住我就完了。

  两人说着话,不知不觉已经进入城内。

  “拿地图来。”

  到了郡府中,冯刺史下令道。

  从郡府中搜刮而来的简陋舆图很快摊地冯刺史面前。

  找到了东垣县,冯刺史用手指点了点,然后划到轵关,最后重重地敲了敲:“不管这个东垣县的乱民有没有人在背后支持,但我们就把他们当作是有。”

  从轵关出来,遇到第一个叫得上名的县,就是东垣。

  时局纷乱,冯刺史没有心情,也没有时间去甄别东垣县的乱民和轵关的魏贼究竟有没有关系。

  在他看来,不管是拥地拥粮拥人自重的世家豪族,还是想要趁乱而起的流民,亦或者不甘心失败,想要卷土重来的魏贼。

  都是破坏他平定河东的敌人。

  对待敌人,没必要手软。

  “去请韩教头和刘将军进来。”

  韩龙前些日子领着人潜过对岸,侦察敌情,最后带回来的消息与斥候查探到的情况相互印证。

  这才让冯刺史相信司马懿确实开始退出关中。

  “见过君侯。”

  “拜见君侯。”

  冯刺史颔首还礼,然后指着东垣对刘浑说道:“刘将军,我分一千精骑给你,再带上一万胡骑,前往东垣,击败那里据城而守的贼人,你可有信心?”

  刘浑瞄了瞄地图,然后咧嘴一笑:“君侯,区区乱民,何用这么多兵马?”

&ems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