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无叶文学网>书库>历史军事>蜀汉之庄稼汉> 第1384章 接触

第1384章 接触

sp; “库贤大王能为吾分忧,不负吾昔日信重于你。”

  外部诸大人中,乌丸王库贤算得上是拓跋力微亲近之人,再加上乌丸在六十八部异姓部落中,也算得上是数一数二的大部落。

  六十八部异姓部落大人,以乌丸王库贤最有势力,故而拓跋力微多有拉拢之举。

  只听得他又说道,“诚如执事所言,没鹿回部此番前来,乃是早有预谋,故而吾愿再赠你三百匹好马,以壮军力。”

  派大军南下,已经抽掉了拓跋鲜卑大半好马。

  此时没鹿回部来犯,拓跋力微不得不把还能跑起来的马匹,全部都收拢了过来。

  换成往常,三百匹好马根本入不了眼。

  但眼下这个情况,却是算得上是慷慨之举。

  库贤自然也明白这一点,但见他又行了一礼:“谢过可寒,可寒只管安坐帐内,且听我的好消息!”

  言毕,便出帐点齐自己族中勇士,朝着没鹿回部的方向而去。——“禀将军,前方有胡骑接战!”

  不徐不缓率领大军逼近拓跋鲜卑,尽量让拓跋力微有所准备的镇东将军,很快就得到了斥侯的回报。

  听到这个消息,镇东将军脸上露出淡淡的笑意:

  “拓跋力微果然没有让我失望,居然还敢主动出击。传令,让窦宾率人前去迎敌。”

  “得令!”

  这一次大军队形,乃是没鹿回部在最前面带路,胡骑义从护在两翼,兼顾支援没鹿回部,汉军本部在最后面压阵,宛如雁阵。

  就算是没有镇东将军的军令,窦宾所率的没鹿回部,肯定也是第一个接敌。

  刘浑和秃发阗立作为大军左右翼的领军将军,请命道:“将军,没鹿回部新降,军心未必能用,且拓跋鲜卑势大,没鹿回部不如其远甚,窦宾不一定能挡得住,要不要末将分兵前去支援?”

  幽州塞外一役,二人所率精骑,损失惨重。

  虽说伏兵里没有拓跋鲜卑骑兵,但却有拓跋鲜卑骑兵作为诱饵。

  故而二人不敢轻视。

  “挡不住又怎么样?”

  镇东将军却是面色平静:

  “就算没鹿回部再怎么不如拓跋鲜卑,难道还能初次接战就被击溃?”

  “再说了,就算被击溃了又如何?难道还怕胡人能冲到中军?”

  “不过是试探而已,这一次就让窦宾自己率没鹿回部的人前去,正好我们也可以看一看拓跋鲜卑人的战力如何。”

  依附大汉的胡人部落很多。

  有善战的,也有不善战的。

  有忠心的,自然也有别怀心思想要占小便宜的。

  不同的部落,有不同的待遇。

  没鹿回部新附,这个时候,就是他们表现的时候。

  他们的表现,关系着以后他们的待遇。

  打赢了固然可喜,意味大汉又多了一批可挑选的义从兵源。

  打败了也没有什么,大不了以后要多干些苦力活。

  世间没有不劳而获的事情,更没有不劳而获,还能有好处的好事。

  狄夷,禽兽也,畏威而不怀德——汉夷如一自然是没错,但得是在畏威又怀德的基础上。

  要不然真当阿郎“鬼王”“瘟神”之名是白叫的?PS,以下不要钱:

  “可寒”一词,一直有读者提醒,在这里做个说明。

  按现在的史料看,“可汗”起源于拓跋鲜卑是可以肯定的。

  不过在拓跋力微时代,“可寒”“大人”乃至“单于”,都是草原部落首领的称呼。

  但拓跋鲜卑的皇帝,特别是以拓跋鲜卑所建立的北魏为代表,皇帝用的是“可寒”,有天子祭天石碑为证。

  “可寒”什么时候变成“可汗”,已经不可考。

  当然,也可能是南北朝汉夷混杂,朝廷对称呼没有那么多规矩。

  所以北魏官方书写用“可寒”,民间喊“可汗”也无所谓,反正只要音读对了就行。

  至于到了后人写史书,想来多是按汉人的习惯,用可汗代替可寒。

  毕竟就算是到了现在,我们也认为“可汗”要比“可寒”好,对吧?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