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容小觑,为其门户计,便不容桓氏一家独大,统揽朝权。且诸门阀如琅琊王氏、颍川庾氏,皆不欲桓温北伐成功,功高震主,亦皆不欲桓氏一家独大,独揽朝政,故几家豪门,皆与桓温面和而已!时谢安为侍中,乃是内相;王坦之为右卫将军,实掌禁军。其一人或无能为,若二人联手,足可于京中倒桓,且执政相王会稽王司马昱历来猜忌桓温,吏部尚书琅琊王彪之,亦为之出谋划策,故桓温不愿退归彭城,迁移待时到明年水涨再图进军,只因若久不还朝,便有失势之虞。
郗超所谓中策,乃勇往直前、速战速胜之法。昔日永和二年灭成汉,桓温实取此法。然嗣后北伐苻健所据之关中,桓便逡巡不前。所以然者,乃因灭成汉之役为桓温首度征战,必须打响名头,何况成都城外笮桥之役,胜亦偶然!
“诸葛一生唯谨慎。”武侯之能,为晋人服膺,乃至与辅佐齐桓公成就霸业之管仲,并称为“管葛”。桓温少年好友名士殷浩隐居时,名士太原王蒙仲祖,与名士陈郡谢尚仁祖,便褒扬殷为当世管葛。虽殷终自证为有名无实,诸葛亮之被晋人认为古今除管仲之外无第二人之大能者,绝非后人夸张。
郗超之父郗愔,初为南徐州刺史、北中郎将时,王坦之往贺,当郗超弟面吟咏道:“应变将略,非其所长也!”郗超弟大怒,将命人大棒打出。郗超问何故。郗超弟道:“王坦之无礼!我父作徐州都督,竟道‘应变将略,非其所长也’!”郗超道:“王文度所言,出陈寿《三国志》,乃评诸葛亮之语。彼以武侯作比,如何不乐闻?”
桓温虽歆羡王敦,以为可儿,但诸葛亮在晋时,名望已如日中天,其作战谨慎,自为时人服膺。况桓温所为者北伐,正是孔明晚年事业,形势相同,桓亦非亡命徒,自不欲过分涉险,又何况桓并非诸葛,非有公心者哉!使勇往直前而不胜,则桓毕生经营,誓要“遗臭万载”之创业,尽化泡影,桓如何能忍,又如何能够勇往?故郗超所议上中二策,桓温虽之前自思对策时亦已想到,但绝不会采用,于是便只剩下了——下策!
喜欢殷红雪白请大家收藏:(
www.csw888.com)殷红雪白(丝袜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