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梁储要知道朱厚照的想法估计立马死在乾清宫。
只见朱厚照说道:“是也非也,朕也不知。”
梁储也不理睬朱厚照的模棱两可的回答,接着说道:“臣生于景泰二年,成化十四年的进士,自孝宗皇帝以来天家子嗣并不繁茂。故而臣在正德十一年三月,就上书请陛下选择宗室中贤能的子弟来京城居住,作为皇储,后来正德十二年八月臣又谏言请立太子,陛下又不允,臣今日要说陛下不能再拖了。”
“宗室人员,谁贤与不贤,我怎么知道?”
“陛下何故自扰,陛下选择宗室只能从宪宗皇帝陛下后嗣中选择啊。”
朱厚照心想也是,其他宗室成员关系都太远了。问道:“立皇太弟?”
梁储心想:“立皇太弟?开什么玩笑,你愿意,太后还不愿意呢,再说你愿意么。”嘴上说道:“不可!”
“为何?”
“陛下现在无嗣,不代表日后没有,若立皇太弟,皇嗣如何?”
“国赖长君,朕春秋之后,储君年幼,恐非社稷之福。”
“陛下不见宋太宗故事?”
朱厚照知道梁储说的是什么,宋朝时,宋太祖之后由其弟宋太宗继位,结果宋太祖几个儿子都因意外去世。
“不选兄弟?”
“何必选兄弟!兄弟的子嗣过继到您的膝下,由皇后教养之,这样国本一定,陛下还有忧虑?”
朱厚照说道:“我的这些兄弟中谁有子嗣?”
梁储心中想到,这会儿你想起来了,谁让你前些年玩的太厉害,我正德十一年都暗示你了,你装作不知道,不服气非要自己生。仍是恭谨的说道:“宪宗皇帝陛下第六子益王次子崇仁王长子讳载增已五岁矣,最为符合。”
朱厚照心中想到,这是个不错的选择,这样一来朱厚熜就彻底与皇位无缘了。而且益王一脉关系近、朱载增年龄小,好好的教导说不定未来就是好的接班人,估计比不上朱厚熜聪明,但是只要能执行自己的政策,保证他这一代国运不坠那就是好事。
这朱载增就是明宪宗的第六个儿子益王的次子崇仁王的长子,今年五岁了。其实论关系,还真就是他家合适,皇位总不能舍近求远。
看来梁储是做足了功课了。
朱厚照叹了一口气说道:“可。”
梁储又说道:“陛下可择良辰吉日祷告宗庙,同时传旨崇仁王,臣愿为钦使去迎接皇嗣进宫。”
朱厚照说道:“可,朕只是担心路途遥远,先生年老力衰,此行不易啊。”
梁储说道:“哪有比这还大的事,臣怎么会用衰老来推辞呢?请让臣在回乡之前再为陛下做件事情吧。”
朱厚照闻言也是颇为感动:“那就辛苦先生了,等先生回来,我就允准先生的乞休疏。”
梁储也动情说道:“臣谢过陛下。”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何况这风还是梁储放出来的,梁储回到内阁,对着几人说道:“我上书乞休疏陛下已经允准了。”
几人并不吃惊,梁储毕竟都上了三次了,照例也该批准了,心里也感叹时光催人老,岁月不饶人啊。
却又听到梁储说:“不过不是现在。”
蒋冕问道:“为何?”
皇帝都批准了你又不走?
梁储答道:“我向陛下谏言应早定国本,所以等国本定下再走。”
话毕,杨廷和等几人心中都是心跳加速,不得了了,被他捷足先登了。原本是想等到殿试完后再说这件事的。
杨廷和停下手中的笔说道:“叔厚,此事应先和我等议一议啊。”杨廷和这次没客气,直接喊了梁储的字。
梁储听道杨廷和直呼其字,知道他心里有一些恼怒,也不计较说道:“杨阁老,事情紧急,来不及商议了。”
众人闻言,满脸都不相信,杨廷和心里想的是你这话说的,什么事情紧急?
蒋冕说道:“梁阁老此言差矣,你无非就是近宫面辞,有什么紧急的。”
梁储知道他们不信于是就将自己和皇帝的对话透露给了他们,梁储不想让皇帝先和内阁商谈这件事,因为皇帝说出来,这些人对自己的不满更胜。
众人听闻梁储的叙述,心里面惋惜之情大于生气之情了。
但是杨廷和却是有另一层考虑。说道:“年龄太小了吧。”
梁储否定了他的说法:“不小了,都五岁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杨廷和心里腹诽道:“五岁还不小,你给我对哑谜,陛下刚痊愈,谁知道还会不会有下次?”腹诽归腹诽,话是不能说出来的。
蒋冕说道:“怎么不小?”
梁储说道:“五岁已经懂事了,在民间都可以读书了。”
蒋冕见梁储这样说,心中也是颇为无奈。
于是杨廷和接着说道:“那要让礼部赶紧准备了,钦使也要赶紧议定才行。”眼睛却是看向梁储,想看看梁储接下来怎么说。
梁储却是不接招,不再理会杨廷和,像是办成了天大的事一样,悠然自得坐在位置上喝茶,他没有说出来皇帝已经准许他为钦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