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还出事了!

  龙椅上的萧临安稳坐着,没接他的话。

  只是他的手指轻轻敲在龙椅的扶手上,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此刻已经不爽了。

  众人不由得都安静了下来。

  也有怜悯李御史的,给他拼命使眼色,让他别说了。

  嗯……李御史这会儿也是心里七上八下的。

  他是在过年节的期间得到了一封信,是有关于皇后娘娘的。

  这信落在他的手里,跟烫手山芋似的。

  好几日,他都没有正常睡觉了。

  要是熟悉他的人,应当能瞧出来,这会儿他的眉眼处都快乌黑成灰了。

  李御史咬牙,“臣等会儿想单独面见皇上。”

  正常依着他的官位,在御史台里也是排到后面,是没有办法单独面见皇上的。

  不是他不想。

  而是没有这个资格。

  今日是大朝会,他才勉强站在了诸位京城官员的最后面……

  “准了。”萧临看了他一眼。

  李御史终于松了口气。

  很快众人带着许多的好奇,可又不得不将此事掠过,转而提起了别的事情。

  朝会结束后,萧临命人将他带了进来。

  李御史第一次踏入御书房的门,他故作镇定,又分明带了几分战战兢兢地小心。

  “李大人注意脚下的门槛。”黄九亲自将他带进来的,笑眯眯提醒道。

  很快李御史拜倒在地上,将袖子里的东西拿出来。

  他声音有些发颤,“皇上,此事跟臣真的没有关系,只是有人拦住了臣外出的马车,将这东西给了臣,臣一看……”

  一看,差点就吓得昏倒过去。

  竟然是皇后娘娘跟姜国那边来往的证据!

  详细了说。

  是皇后娘娘亲手给姜国的皇室中人,写的一封认罪书,说是不该举兵动武如何如何,让姜国百姓们孤苦无依,希望姜国能原谅大夏朝的所作所为,然后请求姜国能同意在衡州开办一所栖梧馆。

  这给人一种,皇后娘娘想开栖梧馆想疯了的感觉。

  姜国的皇室人数庞大,当时大夏朝和周国一同将姜国皇城攻破的时候,已经俘虏了大部分的姜国皇室。

  除了嫡系的一脉就地杀了,其他人则直接迁往周国和大夏朝交界的衡州。

  “谁给你的?”萧临将那信扫了一眼,丢在一旁问道。

  倒是有点意思。

  这封信确实乍一看是婵儿的笔迹。

  可也有一点,信上是婵儿平日里练字的规整,而非她抄书的时候的连体字迹。

  李御史赶紧道,“臣那日接了信,立刻让人跟了上去,是在京城外面,住着一些之前在姜国迁来的百姓。”

  姜国百姓?

  这个回答确实让萧临眉头一挑。

  “臣又特意去问了给臣信的人,他说……”李御史犹豫了下,他抬手挠头,突然大义凛然地开口,“那人说,咱们大夏朝对他们极好,并不想掺和姜国皇室的事情。”

  在萧临登基上位后,确实是以百姓为主。

  那姜国看起来兵力强壮,可他们攻打进去后,才知道姜国的强壮绝大多数都是靠着剥削百姓来的。

  至少在大夏朝的百姓里,若是出现路有冻死骨的现象,必须要追究当地官员的责任。

  而这种情况在姜国却比比皆是。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尤其现在数年过去,姜国大多数的百姓都已经跟着大夏朝安居乐业,另一部分则是分割给了周国。

  “你先去吧。”萧临看了他一眼,“黄九,赏。”

  李御史愣愣地抬头。

  在接触到萧临的目光时,立刻后背上出了身冷汗,他该死,竟然敢直视帝王。

  “臣该死。”李御史赶紧磕头。

  萧临没再说什么,只专注于自己桌子上的折子,甚至都没有多看那封信一眼。

  李御史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离开御书房的。

  等出了宫门,他怀里抱着一根御赐的玉手柄,看着崇高的宫门愣神半天。

  似乎皇上身边的黄九公公说他日后能平步青云?

  直到守宫门的侍卫过来询问情况。

  李御史才尴尬笑笑,匆忙离开。

  当然,萧临也没关心一个小御史的心理活动,他忙完了自己手头的事情,直接带着那封信去了凤仪宫。

  路上,他吩咐将所有的宫妃都喊过来。

  这件事总要有个交代。

  柳婵看到那封信的时候,也愣了半晌,然后她就笑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