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无叶文学网>书库>历史军事>穿越成崇祯,重建大明河山> 第55章 设立宗人府,改革新的藩王供养制度

第55章 设立宗人府,改革新的藩王供养制度

  由于朱由检修建了京大铁路,招募了大量的民工,有效的缓解了陕西和河南的压力。

  没有多久,朱由检就收到了山陕总督兼山西巡抚李岩的好消息。

  李岩给朱由检写了一道长长的奏折。

  里面详细的写了陕西和河南具体情况。

  首先,因为朱由检收复了辽东,在大明声威大振。

  这事传到陕西和河南,大批的明朝降将抛弃了李自成,重新回到了大明的怀抱。

  这让李过省了不少力气。

  其次,李岩利用自己的私人关系,写信给李自成那边的故人和老朋友,向他们阐明利害关系,以及朱由检的治国理念。

  这些人也看到了李岩和李过受到了重用,相信了朝廷招降的决心,也纷纷带着人马接受安抚了。

  在这种情况下,跟随李自成的人马是越来越少。

  很多人都明白了,跟着李自成是没有出路的。

  正如李岩给这些人的信中所说:“迎闯王,不纳粮,不纳粮,吃什么?最后还不是得抢老百姓的粮食。”

  “我们造反是为了什么?还不是想让大家都有饭吃?谁当皇帝还不都是一样!跟着你李自成也不见得比朱由检更好一些。”

  “我现在都认识到这个口号是错误的了,我都不坚持了,只要能够让大家过上好日子,就是好皇帝。”

  “朱由检是个好皇帝,是东林党们太坏了,才导致天下百姓饿肚子。”

  “皇帝正在消灭东林党,励精图治,老百姓的好日子就要来到了。”

  道理讲清楚了,军民和百姓也看到朱由检在山西修建铁路,养活了大批的民工,跟着李自成造反的人是越来越少。

  李岩抓住机会,向李自成发起了进攻,把李自成成功的赶到了河南。

  李自成在河南也站不稳脚跟,打算去湖北,然后和张献忠会师。

  而这一切都和朱由检在山西修铁路是分不开的。

  这些饥民知道跟着李自成打不过官军,都去山西修铁路,拿银子去了。

  没人肯跟着李自成造反玩命了。

  而且李自成自从山海关之战大败以来,败仗是越来越多,从来就没打过胜仗,倒霉透了。

  眼看着人越来越少,陕西和河南都混不下去了,才准备往湖北跑,毕竟襄阳那里还有一个老窝。

  在收复陕西和河南大部分土地之后,李岩开始赈济灾民,开仓放粮。

  大量的粮食从京师运到陕西和河南,开始挨家挨户的发给饥民。

  为了让这些饥民有足够的粮食吃,朱由检订购了大批的玉米。

  李岩把这次饥民组织起来,把玉米磨成玉米面,然后再发放下去。

  听说有玉米面可以吃,这些饥民都主动来到当地县衙府衙,主动提供石碾子把玉米磨成面。

  李岩安排一家能分到三十斤玉米面。

  这些玉米面可以做成窝窝头和大饼子,粗一点都可以熬成大碴子粥。

  虽然没有大米好吃,但是管饱管够,老百姓吃了后,赞不绝口。

  纷纷向京师跪拜,感谢经武大帝朱由检大发慈悲,救苦救难。

  为了安抚陕西、山西、河南这几个重灾区,朱由检几十万吨粮食砸进去,立竿就见影。

  反正这些钱都是来自东林党和八大晋商,朱由检花着一点都不心疼。

  现在的河南、陕西两地,民心已经尽归朱由检所有。

  李自成已经无法立足,当地的百姓不但不给李自成提供粮食,还纷纷驱赶大顺军的队伍。

  李自成在河南立足不稳,不得不撤往湖北襄阳。

  襄阳这个地方不错,战乱也少,守将是大顺军的将领白旺,带着五万人马守卫。

  令人侧目的是,李自成在一路败退的路上,惊慌失措,竟然还走失了太子朱慈烺,被李岩捡到了。

  听闻了这个好消息,朱由检加封李岩为兵部尚书,太子少保。

  然后命李岩火速把太子送到京师。

  虽然太子如今和这个朱由检没有什么真正的血缘关系,但毕竟是名义上的父子。

  太子归来,毕竟是国家祥瑞。

  如今的大明北方已经尽数收复,流寇只在荆襄、川蜀一带劫掠,又恰逢太子归来,整个大明是一片欢腾。

  朝臣和文武百官都向朱由检朝贺。

  父子相见,难免伤感,痛哭一场,朱由检也身不由己的掉了几滴眼泪。

  然后吩咐王承恩把太子安置在东宫,一切待遇,人员配置如旧。

  河南、山西、陕西三省收了回来,如何安置那里的藩王,成了一个大问题。

  这三个省,藩王很多,宗室上万,叫不上名字的各种将军,数不胜数。

  这些辅国将军和镇国将军可以不管,但是那些亲王,怎么也得给个说法吧。

  山西就有三个藩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