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把赵高李斯叫来

  “再扇自己两巴掌。”

  嬴政一想到韩信说的胡亥上位后大秦更加严刑峻法,愈发导致民怨四起,就更生气了。

  这胡亥,果然惯会使用残暴手段,对自己的兄弟姐妹如此,对大秦的黔首亦如此。

  “啪!”

  “啪!”

  胡亥又扇了自己两巴掌,都懵了,不是打懵的,是真懵。

  怎么兄长说秦律太严苛了惹大人生气,他说秦律好,大人也生气?

  这问题就没有标准答案吗?

  嬴政看着胡亥那样子已经恼得不行了。

  原本见他,是想撒撒火气的,哪想到越看越火。

  秦律琐碎又严苛,这是扶苏提过的,他曾因为这事和扶苏吵过。

  就在刚才,韩信给他说秦末汉初大才的时候,也稍稍说了下汉初的局势。

  刘邦建立汉朝后,虽然继承了秦律,却以道家治国,而不是大秦的法家。他只着重推行和发展与经济、人口相关的律令,并不实施推行秦法里的刑罚条例。

  吕雉掌权后,继承了刘邦用道家黄老思想治国的政治理念,无为而治。

  她还把秦律中诸如《妖言令》、《挟书令》等让老百姓喘不过气的律法废除了, 让老百姓有言论自由,有藏书、读书自由,得以在宽松的政治氛围中休养生息。

  吕雉死后,她的继任者刘恒,又进一步减免赋税,废除了更多严苛刑法。

  沈园长那个年代中学课本里的《缇萦救父》故事的结局,就是刘恒废除了大汉继承的秦律里几乎所有针对老百姓的,诸如割鼻子、剁手指、躲脚指之类的肉刑。

  大汉建国后的这三代掌权者……

  第一代刘邦在大江山的时候,曾多次参与或主导屠城,大汉建立后他还杀功臣。

  第二代吕雉杀刘氏皇族,虐杀戚夫人。

  第三代刘恒更狠,为了上位,连自己亲生儿子都不放过,以自己与吕姓王后的儿子的命为代价,博取功臣集团的信任。

  他们心狠手辣,他们手段残忍,他们冷血得不像是个活人,可他们的屠刀从未指向大汉的老百姓。

  他们用最阴狠的手段巩固自己的执政地位,却把最大的宽仁给了大汉的百姓。

  他们继承秦律后,废除了秦律中严苛的条令,以道家治国,才让大汉国力日渐强盛,经过四代的积累,为那位荡平匈奴的汉武大帝打下了良好的政治、经济基础。

  一直到汉武帝后期穷兵黩武之前,大汉的百姓都朝着安居乐业发展,从未见埋怨律令。

  这些事实都已经证明,秦法真的太严了。

  大汉几代掌权者接力棒一样渐渐废除掉那些严苛的刑罚,才让老百姓真正拥护,真正热爱自己的国家。

  韩信给他讲大才,提到张良的时候,也说过张良的谋略思想基本上都来自他手中那本《太公六韬》。

  而《六韬》的核心思想之一,就是“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只有得民心,政权才可稳固。

  大汉建立以后,刘邦以道家的黄老思想治国,对大汉百姓施以宽仁,很难说没有受张良的影响。

  秦律确实是太严苛,太严苛了,又严苛又繁琐,对黔首平日里所穿的衣服的颜色都有规定,衣服穿错颜色,都有可能受到惩罚。

  这么严苛又繁琐细致的刑罚,秦国黔首习惯了,他们一出生就是这一套法律,所以秦人没有怨言。

  可对六国黔首呢?

  其他六国的法律并没有秦法那般严苛,他们的故国被秦灭了,本就痛恨秦,被秦灭国后,身上又压下来那么重的秦法枷锁,他们心中没有怨就怪了。

  嬴政从小接触的也是秦法,他也并未觉得有什么问题,还因此和扶苏吵架。

  听完韩信回来和他说的历史,他意识到在对秦法的看法上,扶苏才是对的。

  嬴政不是那种刚愎自用的帝王。

  李斯的《谏逐客书》他听得进去,李斯的种种建议他都听得进去,甚至连那个爱通过阴阳怪气的口吻进谏的俳优优旃的谏言,他都会频频采纳。

  他从善如流,他若是知道自己错了,他也会改。

  胡亥这般残暴,口口声声说秦法很好,看样子还想加重刑罚的,难怪能把大秦搞崩。

  “来人,将胡亥这不学无术的竖子关起来!”

  嬴政已经没什么好和胡亥说的了,直接让人把他拖下去,再次关入大牢。

  他抬起手,揉了揉自己的眉心。

  门口那边传来一阵动静。

  “阿信回来了?”嬴政有些期待地抬起头,看到的却是端着解毒汤进来的蒙毅,他眸色稍微暗了暗。

  “陛下,您先喝解毒药,韩信回来晚一些也好,他说要去给您采购的,晚些回来,说明他能带回来更多的物什。”蒙毅宽慰。

  “朕哪里还要求他再带回来什么?”嬴政接过蒙毅端过来的药。

  韩信给的,已经够多了,他能多活几十年,他知道胡亥是个什么玩意。

  扶苏总是和他对着干,屡屡把他气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